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14448|回复 Reply: 6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综合交流] TADF材料激发态计算问题

[复制链接 Copy URL]

255

帖子

0

威望

2370

eV
积分
2625

Level 5 (御坂)

本帖最后由 万卷书万里路 于 2016-12-2 11:46 编辑

各位老师好!
我想知道一个材料是不是适合做TADF材料,单线态和三线态能量差在0.5~1 eV一般就可以了。我计算了第一激发单重态和第一激发三重态的能量,用了不同的方法,结果差了很多很多,
分别是B3LYP   WB97XD   M062X  ,基组先是用的6-31g(d), 后来读了博文又用6-311g(d) 算,加大了基组的现在还没出结果,就先把小基组的贴上来了,黄框里的是输入文件,篮框是截取的输出文件里的第一激发态的信息:
B3LYP方法
     
WB97XD:
   

M062X (只得出了S1的计算结果,T1的总出错,又重新提交了)

看了sob老师之前的关于激发态的博文,但是还有几个疑问想请教下:
1.我这个出现同一个态的能量差别那么大,是不是用6-31g(d)非常不合适,太不精确了?
2.在不知道激发具体是哪一种时,选择wb97xd和m062x是较好的办法是吗?我看在S1态,他俩计算出的能量值差不多
3.这个方法用的不同不仅仅能量值差别大,连贡献的轨道也很不一样,B3LYP计算的s1态几乎是119->120的跃迁,轨道跃迁贡献将近100%,就是HOMO到LUMO的,但是其他两种方法就很乱了,不但没有119->120的,还是其他的多个轨道间的跃迁共同贡献的,这个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判断呢?感觉后两种不准但又没有证据说明
4.去博文里查了这三个方法的HF成分,发现wb97xd和m062x一个是22%(近程),一个是54%,为什么他们结果还相似?
5.我用Multiwfn 分析他们的hole和electron,天哪也不一样(别人的设计的分子,他还没合成,就没放分子结构,画了个示意图,hole-electron分布,配色与Multiwfn一致)

这个怎么理解,哪种是对的?
6.请问有没有什么指导,提示下怎么算这个分子才能较好地描述其激发态,判断它适不适合做TADF材料?
谢谢啦!





255

帖子

0

威望

2370

eV
积分
2625

Level 5 (御坂)

2#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6-12-2 11:47:5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发帖后才发现图太大了,严重影响读内容,下次我一定把图弄小点再上传。各位老师多多包涵!谢谢~

204

帖子

0

威望

2717

eV
积分
2921

Level 5 (御坂)

3#
发表于 Post on 2016-12-2 15:18:4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赵云跳槽 于 2016-12-2 15:22 编辑

首先,TADF材料需要小的delta_ST,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HOMO和LUMO的轨道相交很少,例如Appl. Phys. Lett. 2011, 083302.,delta_ST=0.11eV;另一种是3LE接近或高于3CT,这是由于很多有机物的低能激发态是LE性质的,所以ΔE(ST)比较大,因此为了TADF而故意设计了低能激发态为CT态的有机物,例如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4706,delta_ST=0.3-0.5 eV
张启胜老师的一张PPT


至于说计算delta_ST,主要的困难在于泛函的选择,目前来看单一泛函计算准这个比较困难,wb97xd和m062x最多只能定性正确,故后来很多文献对泛函进行调整,比如使用OHF方法【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2012,9(9): 3872-3877】,TDA方法【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2015,11(1): 168-177.】,还有目前为止最准确的调节w的长程分离泛函【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2015,11(8): 3851-3858.】
(ps: 关于OHF和调节w的泛函,论坛中已有多次讨论)

所以,为了精确的计算的delta_ST,还是推荐使用调整w的长程分离泛函,操作比较简单,可参考sob老师的帖子http://sobereva.com/346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4 收起 理由
Reason
量化小菜鸟 + 4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1295

帖子

0

威望

6280

eV
积分
7575

Level 6 (一方通行)

4#
发表于 Post on 2016-12-2 16:28:3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1:计算泛函的选择问题,最近提出了好多中方式:
1.1  OHF方法,也是之前咱们讨论比较多的方法,论坛里好多咨询,以及实现的方式,黄老师的那篇JCTC的文章,需要多读几遍,理解了之后,可以自己设计分子,自己拟合这个42经验参数。
1.2  张其胜老师在NP上发的文章,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方式,类似于自己拟合的样子(我的理解)。根据这个可以自己选出HF%成分,然后选择泛函。
1.3  调剂参数w的方法lc-wpbe。孙海涛老师的文章JCTC。论坛中也有讨论,qq群中也有讨论,而且这些老师都在sob老师的qq群中,可以咨询。同时sob老师写的按个程序,可以用来很好的帮助http://sobereva.com/346。孙老师的文章,也要多读几遍,区分好哪些是调节w,哪些是cam-b3lyp计算,三重态用TDA的方式,加不加溶剂等等细节的问题。
1.4 另外一篇jpcc的文章, 也采用了一个调剂的泛函,lc-blyp的方式,同时自己计算多个分子,拟合曲线,计算能查。我感觉思路可以借鉴,之前用了他的方式做了一篇,一直压着,没时间发。
同时,我感觉,是不是可以自己调节其他的GGA泛函?自己设计一种?
1.5 黄维老师,也提出了一个计算能差的方式,在scientific report上面。根据能差公式是2倍的交换能,然后推导,简化。能够区别TADF,TTA,SF等。感觉不错,但是信息量有点大,需要对照supplemental 好好看。
1.6 张其胜老师手下的一名博后,田晓辉老师,他写的这个综述不错Theoretical predication for transition energies of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olecules  里面涉及了多种方式,可以查阅看看。

PS:我之前采用OHF,自己拟合等方式计算过,刚刚开始审稿人都问原理等等,可能刚刚接触,不太适应。后来,我计算的时候,都是采用咱们传统的方式,计算实验分子,然后和实验波长对比,确定激发态的泛函。目前我都采用这种方式了。

wb97xd含有进程和远程成分,所以计算出来和其他的应该不一样。,我的感觉,不一定对哈。这个不确定。

2:,提示下怎么算这个分子才能较好地描述其激发态,判断它适不适合做TADF材料?
2.1 很多理论计算工作,都是计算的能查,基本都是s1-t1。但是也不排除高激发态之间的能查,这就是马於光老师他们的HLCT机制。可以参考。
个人感觉,计算能查还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计算s1-t1或者s1-tn的能查。
我看有的文章说反系间窜越是一个多步过程,有高的Tn参见。有的文章说是一步过程,就是T1-S1。
2.2 理论设计分子的话,就是调节好这个gap与荧光速率的关系,因为两者矛盾,所以张其胜老师他们提出了一种就是添加苯环,在不改变gap的基础上,增加跃迁偶极矩。这就是他的jacs文章。
同时还有增加轨道弥散性的,在一片nature的文章。你可以查查看看。

就说这么多吧。TADF,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PS:不知道这个有机室温磷光方向如何?是不是需要完全抑制住这个RISC过程?望指点。谢谢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4
eV +18 收起 理由
Reason
Tznameswu + 3 好物!
xiaoma0417 + 5 赞!
函数与激情 + 5 好物!
三石草祭 + 5 牛!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https://www.x-mol.com/groups/fan_jianzhong

strive for greatness

255

帖子

0

威望

2370

eV
积分
2625

Level 5 (御坂)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6-12-2 18:44:4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赵云跳槽 发表于 2016-12-2 15:18
首先,TADF材料需要小的delta_ST,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HOMO和LUMO的轨道相交很少,例如Appl. Phys. Lett ...

谢谢谢谢!我仔细看看您列出的文章

255

帖子

0

威望

2370

eV
积分
2625

Level 5 (御坂)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6-12-2 18:58:0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小范范1989 发表于 2016-12-2 16:28
1:计算泛函的选择问题,最近提出了好多中方式:
1.1  OHF方法,也是之前咱们讨论比较多的方法,论坛里好 ...

十分感谢!信息量好大,我刚接触这个方向,我好好学习下老师们提到的文献资料,有问题再麻烦各位老师指点,还请多多指教!再次感谢!

1295

帖子

0

威望

6280

eV
积分
7575

Level 6 (一方通行)

7#
发表于 Post on 2016-12-2 20:34: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万卷书万里路 发表于 2016-12-2 18:58
十分感谢!信息量好大,我刚接触这个方向,我好好学习下老师们提到的文献资料,有问题再麻烦各位老师指点 ...

我也是刚刚做不久,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https://www.x-mol.com/groups/fan_jianzhong

strive for greatness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6 22:20 , Processed in 0.18838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