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480|回复 Reply: 5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Gaussian/gview] 显示溶剂模型的激发态计算求助

[复制链接 Copy URL]

42

帖子

0

威望

257

eV
积分
299

Level 3 能力者

各位老师好,计算小白想请教一下是否可以基于显示溶剂模型进行激发态的计算:只激发中心分子,不激发溶剂分子?有考虑使用ONIOM,但因为溶剂分子和中心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ONIOM可能无法很好的表示这种相互作用带来的影响,所以想请教一下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DFT是否可以实现?总原子数在200左右。忘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1万

帖子

0

威望

7393

eV
积分
18146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24-6-27 14:39:3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如果溶剂的激发能高于或约等于中心分子的激发能,那么正常做全局的TDDFT计算就行,算出来的激发态自动就是只激发中心分子的。
如果溶剂的激发能远低于中心分子的激发能,可能需要算很多个态才能找到以中心分子激发为主的激发态,此时可以用QM/MM计算,中心分子是QM区,其他是MM区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42

帖子

0

威望

257

eV
积分
299

Level 3 能力者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6-27 15:24:1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fy_111 于 2024-6-27 15:31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4-6-27 14:39
如果溶剂的激发能高于或约等于中心分子的激发能,那么正常做全局的TDDFT计算就行,算出来的激发态自动就是 ...

谢谢老师的答复!
我目前在分子的羰基周围放置了一个甲醇,想初步看一下甲醇分子对中心分子的多个三重态的激发特性的影响。
甲醇分子的激发波长较短(220 nm附近),中心分子的激发波长较长(400 nm左右),但是计算出来分子的T2态就已经有甲醇中氧的孤对电子的参与了,这个感觉不是很合理,因为平常测试用的波长也不会激发甲醇。具体情况见附图。
所以,针对这个情况能否有方法只激发中心分子,不激发甲醇分子呢?是否只能用ONIOM(QM:MM)而无法采用全局的TDDFT了呢?望老师不吝赐教,再次感谢!

338

帖子

0

威望

1107

eV
积分
1445

Level 4 (黑子)

4#
发表于 Post on 2024-6-27 15:56:2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cokie 于 2024-6-27 15:59 编辑
fy_111 发表于 2024-6-27 15:24
谢谢老师的答复!
我目前在分子的羰基周围放置了一个甲醇,想初步看一下甲醇分子对中心分子的多个三重态 ...

有几个问题你需要考虑一下:
· 如果你的表述没有问题的话,你计算的是垂直激发过程对吗?你确定你的垂直激发过程是从基态到三重态吗?如果是,那最好用orca考虑旋轨耦合计算一下,你用gaussian计算出的基态——>三重态过程振子强度全部为0,根本不能考察该过程是否跃迁允许/禁阻;
· 我看到你第二行的图考察的事分子轨道265,这应该不是NTO的结果吧,你看看图中给的STATE 2里,265 -> 268所参与的跃迁过程占比只有4%左右,根本根本不占主导,你最好用NTO或者空穴-电子分析来考察该跃迁过程,并且加上对应的IOp(可以参考卢老师空穴-电子分析的博文)。
· 如果甲醇分子和你的分子有很强的氢键作用形成准分子,那你并不能够把甲醇和你的分子分别当作独立的个体来考察,而应该当作一个准分子来考察激发过程的特征。因此如果你采用ONIOM计算TD-DFT单点,甲醇对你溶质分子的氢键作用相当于完全没有考虑,同时如果采取甲醇环绕但不额外添加隐式溶剂/背景电荷的方法算ONIOM,(只激发你的溶质分子)那么相当于,甲醇的极化作用也没有考虑,个人认为十分不合理。

42

帖子

0

威望

257

eV
积分
299

Level 3 能力者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6-27 16:14:5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cokie 发表于 2024-6-27 15:56
有几个问题你需要考虑一下:
· 如果你的表述没有问题的话,你计算的是垂直激发过程对吗?你确定你的垂 ...

感谢答复!
1. 该计算是基于基态构型进行的垂直激发;我有用orca计算对比放置一个甲醇分子和不放置甲醇分子的区别,激发态能量没有太大差别,SOC常数的变化量也不是很大(0.6到0.7 cm-1的差别),无法和实验结果相对应。
2. 第三激发态中265号轨道参与较多;264号轨道也有大比例的甲醇氧的孤对电子参与,且主导第四激发态的跃迁。
3. ONIOM的原理细节我正在学习,我能否中心分子外围围一层甲醇分子,然后中心层用TDDFT,外围用DFT呢?这样合理吗?

338

帖子

0

威望

1107

eV
积分
1445

Level 4 (黑子)

6#
发表于 Post on 2024-6-28 14:07:3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cokie 于 2024-6-28 14:13 编辑
fy_111 发表于 2024-6-27 16:14
感谢答复!
1. 该计算是基于基态构型进行的垂直激发;我有用orca计算对比放置一个甲醇分子和不放置甲醇 ...

我猜测你的大前提就错了,你所知的"甲醇U-V吸收在220 nm",这是个单重态基态到单重态激发态的过程,你怎么可能用TD(Triplets)来考察?如果垂直激发中,S0 --> Tn这个过程本身就跃迁禁阻,面对“在当前条件下不会发生的事情”你看到所谓的“轨道”又有什么意义呢。

1. 你还是没回答你确不确定你的垂直激发是否是S0 --> Tn的过程(只有极少数中心配位有5周期之后的过渡金属或者镧系/锕系金属,才可能存在较弱的S0 --> T1的跃迁,而且一般在很“红”的地方,你的分子测得的U-V波长也才400 nm说明根本就不含这种5周期以后的元素),如果不确定,那么你直接考察激发选择三重态就是没有道理的,你这个研究并没有意义。
2. 我不太清楚你这个“大比例甲醇氧的孤电子对参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即使假定你的分子存在 s0 --> T3这个及其不合理的前提存在,s0 --> T3这个过程中,265轨道也仅占40%,而265号轨道中绝大部分又都是由溶质分子的pi轨道所贡献。所以你这个“结论”根本不成立。
3. 我个人建议先把sob老师的http://sobereva.com/265看明白,再继续做分析比较好。ONIOM的各个layer没有电荷的概念,所以你即使用甲醇围起来,TDDFT计算的分子不包含甲醇,一样没有用。如果你一定想用这种方法计算,建议你参考2L王老师的建议用QM/MM,或者用sob老师http://sobereva.com/579这篇博文里的方法做。切记,如果用ONIOM配合卢老师的博文的方法计算时,围一圈甲醇以后先用ONIOM做优化,优化好后,明显参与氢键的甲醇不要当作背景电荷。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8:39 , Processed in 0.30374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