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okie 于 2025-4-27 15:20 编辑
w取平均值是不可取的,因为w对体系十分敏感,而分子间的CT激发的激发能和电子-空穴分布对两分子的相对位置及其敏感,因此不合适。针对这种问题,一般是首先确认要研究的构象,再去调控w
鉴于此,构象搜索在您所研究的体系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帮助您确定应该重点研究的二聚体构象是哪一种(当然,很多实验性的文章都是从动力学结果里挑一个看起来最合理的结构直接开始研究,没有筛选过程,我认为是不够合理的)。我们做动力学模拟无法做到无限多个原子,自然所得到的构象种类、数量都是有限的,随机性的影响会被放大。但实际上对于我们研究的薄膜等客体,分子构象足够多,各种构象数量符合玻尔兹曼分布,我们更应该去研究占数量主导的类型(当然仅仅是一般意义上,有必要的话其他当然也需要研究),那么这种“数量占主导”的构象,就可以用构象搜索得到。毕竟您的薄膜大概率是旋涂得到的,在溶液相时它们是分散的。
若体系较大,做不动构象筛选,那么涉及CT转移激发的构象建议参考:波函数要有重叠,最好是D片段和A片段波函数重叠度比较高的构象作为研究的对象。
说句题外话,想要算准CT激发,除了准确调控w之外,还需要调控β甚至α,还要考虑环境的介电常数(比如你的无定型薄膜),参考JCTC, 2019, 15, 4305。如果采用隐式溶剂来体现环境介电常数的话,想算准CT激发还建议至少用cLR的方法(比态特定要便宜不少,但也很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