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计算偶极矩时,泛函、基组、弥散函数的设置求助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slope    时间: 2020-5-24 18:48
标题: 计算偶极矩时,泛函、基组、弥散函数的设置求助
分别在6-311G、6-311++G、6-311G(2d,2p)、6-311G(3d,3p)、6-311++G(2d,2p)、6-311++G(3d,3p)、cc-pvtz下计算了中等大小有机体系(约30个碳原子)的偶极矩,泛函分别考虑b3lyp和CAM-b3lyp两种情况(在C-PCM溶剂模型下进行计算)。结果发现CAM-b3lyp、6-311G(2d,2p)下计算的偶极矩与实验值最符合。

之前sob老师提到:
计算偶极矩必须带弥散函数

也提到:
重原子极化才2d,根本没必要给氢加这么多极化



所以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计算这种中等大小有机体系的偶极矩时,极化函数、弥散的设置应当选取上述哪种呢?

作者
Author:
snljty    时间: 2020-5-24 20:05
本帖最后由 snljty 于 2020-5-24 22:15 编辑

不要乱用泛函,B3LYP和Cam-B3LYP不适合干这个。表现最佳的就是PBE0泛函(Gaussian中写作PBE1PBE,绝对不可以写成PBE0),用双杂化泛函没有明显优势,耗时明显增加,而且还必须额外耗时计算后HF密度(在Gaussian中加Density=Current)。
基组也不要乱试很多根本已经没有价值的Pople基组。cc-pVTZ本来就不适合普通DFT,这里还没有弥散函数,完全不能接受。
6-311++G这种一大堆弥散又不带极化函数的基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用。能把苯环算成非平面的。
6-311++G(d, p)严重高估偶极矩。结果根本不能看。
基组条件非常好就用Aug-cc-pVTZ,条件一般就用def2-TZVPD,条件不太好就用def2-SVPD。后两者请自己去EMSL等地方找基组定义。
30几个原子的话def2-TZVPD肯定没问题的,如果电脑不错,可以试试Aug-cc-pVTZ。

建议认真一点一点看卢老师的这几篇博文
《简谈量子化学计算中DFT泛函的选择》
http://bbs.keinsci.com/thread-536-1-1.html
《谈谈量子化学中基组的选择》
http://bbs.keinsci.com/thread-3545-1-1.html
《谈谈赝势基组的选用》
http://bbs.keinsci.com/thread-5625-1-1.html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0-5-25 01:07
如置顶的新社员必读贴和论坛首页的公告栏所示,求助帖必须在帖子标题明确体现出此帖内容是求助或提问,并反映出帖子具体内容,仔细看http://bbs.keinsci.com/thread-9348-1-1.html。我已把你的不恰当标题“计算偶极矩时,泛函、基组、弥散函数的设置”改了,以后务必注意

当前的问题和Gaussian没直接关系,不要选[Gaussian/gview]分类,给你改了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0-5-25 01:10
测试这么多基组完全毫无意义,甚至连一个适合算偶极矩的基组都没用
直接用很便宜的B3LYP/def2-SVPD原理上都比你测的这些任何一个强。30个原子是我的话直接用B3LYP/def2-TZVPD

6-311G(2d,2p)下的最符合,纯粹是巧合,或者是忽略了其它因素导致误差恰好抵消得比较充分。

什么级别算偶极矩合适我在此文里明确说了
谈谈如何衡量分子的极性
http://sobereva.com/518http://bbs.keinsci.com/thread-14971-1-1.html
值得一提的是,想算准偶极矩的话基组必须带弥散函数。图便宜的话可以用def2-SVPD,图准的话可以用上面我用的def2-TZVPD,这俩基组在此文里都有介绍:《给ahlrichs的def2系列基组加弥散的方法》(http://sobereva.com/340)。强烈不推荐Pople系列基组加弥散函数后用来算偶极矩(如6-311+G**),效果很差。至于理论方法,用B3LYP、PBE0都可以,不昂贵而计算偶极矩精度又不错。

没事别在Gaussian里用CPCM,我总是反复强调这点,仔细看
常见的多余的和被滥用的Gaussian关键词
http://sobereva.com/331http://bbs.keinsci.com/thread-3460-1-1.html
谈谈隐式溶剂模型下溶解自由能和体系自由能的计算
http://sobereva.com/327http://bbs.keinsci.com/thread-3345-1-1.html

作者
Author:
njtech_wk    时间: 2024-12-3 11:18
sobereva 发表于 2020-5-25 01:10
测试这么多基组完全毫无意义,甚至连一个适合算偶极矩的基组都没用
直接用很便宜的B3LYP/def2-SVPD原理上 ...

Sob老师,想算一下2000多个分子的偶极矩(有机分子,大概都是三四十个原子),分析一下极性。加弥散的话用“ma-方式添加弥散函数和”和“带D后缀的def2系列”哪个算的快而且准一点?
而且也想算一下原子电荷,但是有的分子含有Br,不能用提供的resp原子电荷的超级懒人脚本,不知道该怎么算了,2000多个分子一个一个算太麻烦了?
作者
Author:
njtech_wk    时间: 2024-12-3 11:23
njtech_wk 发表于 2024-12-3 11:18
Sob老师,想算一下2000多个分子的偶极矩(有机分子,大概都是三四十个原子),分析一下极性。加弥散的话 ...

泛函和基组用,b3lyp/def2-svp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4-12-4 16:39
njtech_wk 发表于 2024-12-3 11:23
泛函和基组用,b3lyp/def2-svp

有别人回复之前若需要对帖子进行修改、补充,应直接编辑原帖,不要通过回帖进行补充,这点在置顶的新社员必读贴里明确说了。

对精度要求不高就用def2-SVPD,要求高就用def2-TZVPD
自己写shell脚本调用Multiwfn做RESP电荷计算就完了
详谈Multiwfn的命令行方式运行和批量运行的方法
http://sobereva.com/612http://bbs.keinsci.com/thread-24929-1-1.html

如果想避免Multiwfn算RESP电荷时对Br提示缺半径怎么处理,把settings.ini里的ispecial设为1,每次自动用推荐的半径。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