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kchem5 发表于 2025-8-12 07:11 好的,谢谢老师 |
flymetothemoon 发表于 2025-8-11 21:34 原则上也可以,具体哪种做法最常见我就不清楚了 |
wzkchem5 发表于 2022-2-18 18:28 王老师您好,这种情况下可不可以直接选择一个二聚体,不加限制,拟合两端的RESP电荷;或者选择一个三聚体限制中间重复单元电荷为0,对两端不加限制,拟合两端的RESP电荷,两种方法都考虑多构象。 |
yihanxu 发表于 2023-12-14 22:49 不光是聚合物,这是更一般性的说法,你就看一下我上面贴的卢老师的博文链接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5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谢谢 |
yihanxu 发表于 2023-12-14 22:49 1.聚合物单元使用HF/6-31g气相的resp电荷,你搜一下文章就能搜到。 2.对于我说的B3LYP-D3(BJ)/def2tzvp搭配iefpcm模型计算resp,相比HF/6-31g气相的resp电荷,会使溶质极化过高。你可以仔细读下sob老师的博文《RESP2原子电荷的思想以及在Multiwfn中的计算》(http://bbs.keinsci.com/thread-16190-1-1.html)开头的内容。 3.孔隙率相关的文献,我还没来得及找。你可以用zeo++进行孔径分布计算等,vislt可以对孔隙率进行可视化。当然,Multiwfn可以可视化(http://bbs.keinsci.com/thread-16491-1-1.html)。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5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谢谢 |
snljty2 发表于 2023-12-14 09:41 谢谢!我是想问问18楼这句话的相关文献 “1.现在报道的文章聚合物平衡使用HF/6-31g*气相下的resp,默认对聚合物有一定的极性高估倾向。然而相比于HF/6-31g*气相下的resp,用B3LYP-D3(BJ)/def2tzvp搭配iefpcm模型计算resp,会使溶质极化过高”,还有关于高分子孔隙率模拟的文献^_^ @JCenter |
yihanxu 发表于 2023-12-14 00:18 可以参考卢老师博文《RESP2原子电荷的思想以及在Multiwfn中的计算》里面提到的几篇文献。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5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谢谢 |
JCenter 发表于 2023-12-12 13:08 请问方便分享一下相关的参考文献吗? |
JCenter 发表于 2023-12-12 13:08 赞 |
yihanxu 发表于 2023-12-12 08:26 因为我想观察聚合物在水中的孔隙率是多少,按理说需要在聚合物resp2(0.5)电荷基础上在加上显示水模型进行MD平衡后,提取出聚合物的结构进行孔隙率计算。现在想的是直接给聚合物重复单元resp2(0.5),在单独平衡后去计算孔隙率。原因有以下几个:1.现在报道的文章聚合物平衡使用HF/6-31g*气相下的resp,默认对聚合物有一定的极性高估倾向。然而相比于HF/6-31g*气相下的resp,用B3LYP-D3(BJ)/def2tzvp搭配iefpcm模型计算resp,会使溶质极化过高;而用B3LYP-D3(BJ)/def2tzvp气相的resp电荷又缺少对聚合物的极化。(2)B3LYP-D3(BJ)/def2tzvp级别气相与液相混合得到的resp2(0.5)比HF/6-31G*气相下的resp更稳妥。可用于对聚合物的极化。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5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欢迎讨论 |
sobereva 发表于 2023-12-12 08:27 非常感谢sob老师 ![]() |
JCenter 发表于 2023-12-11 21:06 RESP2刚出来没几年,自然看到的文章少 Multiwfn算真空下和溶剂模型下的RESP电荷都带着片段净电荷约束,然后取平均就自然得到带约束的RESP2(0.5)电荷了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5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赞! |
JCenter 发表于 2023-12-11 21:09 只有聚合物为什么还有溶剂效应呢?有实际意义吗? |
yihanxu 发表于 2023-12-11 19:17 好嘞,感谢。已经引用卢老师的回复重新发言啦 ![]()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12:18 , Processed in 0.34979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