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eva 发表于 2023-7-5 02:53 谢谢sob老师,以后一定好好注意格式 |
不要自己在标题里手写[新手求助]这种标签,http://bbs.keinsci.com/thread-9348-1-1.html里明确说了。这次给你改了,以后注意 B3LYP明显不适合算此类体系,下文说了 使用量子化学程序基于簇模型计算金属表面吸附问题 http://sobereva.com/540(http://bbs.keinsci.com/thread-16532-1-1.html) 色散校正几乎不会影响泛函原本就能描述好的金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的那部分,而是对它的不足的(主要是长程作用部分)进行补充。金属原子密集堆在一起,这种情况恰恰是簇对表面连接的分子的色散作用非常显著、必须描述好的情况,对于描述色散作用不好的泛函来说加色散校正的必要性就更高了。 |
wzkchem5 发表于 2023-7-4 19:35 谢谢wzk老师的指导,我找他battle去 ![]() |
分子和金属作用力很强,意味着光靠色散不能描述这个作用,也就是泛函本身是主要的贡献,不意味着色散加都不能加。参见http://sobereva.com/210。你导师可能是把”作用力很强的情况不能用counterpoise校正“的counterpoise校正记成色散校正了。 过渡态可以尝试找一下,这种构象转变过程肯定也是有能垒的,但不一定是单个的基元反应,也可能是多步基元反应串联,另外过渡态也可能因为势能面平缓而不好找。如果过渡态不好找,且预期构象转变很快(ps时间量级)的话,也可以用AIMD代替找过渡态,AIMD能从一个结构跑到另一个结构附近即可证明反应很容易发生。 用PBE1PBE优化结构、B3LYP计算单点能有一个小问题,B3LYP的精度不比PBE1PBE高,对于过渡金属体系尤其如此,没有切换泛函的理由,建议单点能也用PBE1PBE算。不过这不算是致命问题。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6 17:02 , Processed in 1.52426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