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大-陶豫 于 2021-7-2 20:56 编辑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晨课题组研发理论化学中的密度泛函方法,用于高精度地预测化学反应、描述反应机理、预测小分子、大分子以及固体材料性质,实现理论解释实验、理论预测实验、理论指导实验的目的。就应用体系而言,本组侧重于研究催化化学中的反应机理问题,以及光致激发后的化学演化过程。课题组主页: https://www.chem.pku.edu.cn/chenli/一、研究方向: 1. 从最近开发的 Localized Orbital Scaling Correction (LOSC)泛函出发,改进泛函近似,解决分子解离曲线在平衡位置附近的修正问题。 2. 将 LOSC 泛函形式由有限体系拓展至周期性体系,解决固体材料的性质预测问题。 3. 发展超越波恩-奥本海默近似的含时密度泛函方法,将原子核的运动纳入到密度泛函的考虑范畴,用来模拟非绝热(nonadiabatic)化学反应过程,诸如光致激发后的化学演化过程。 4. 严格求解模型体系解析解,例如双原子分子解离问题,为密度泛函设计提供新思路。 二、李晨博士简介: 李晨博士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修化学,辅修数学双学位。毕业后,到美国杜克大学化学系攻读理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杨伟涛教授研究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于2016年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于2017年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跟随 Eberhard K. U. Gross 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随 Gross 教授搬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2020年9月入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职助理教授。
三、岗位要求: 1、已经或即将取得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博士学位; 2、具备扎实的理论化学功底和计算机编程能力; 3、有数学或物理背景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4、能够清晰和有条理的用中英文沟通表达(口语及写作); 5、热爱本职研究工作,具有独立科研能力以及协作、沟通能力,富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6、符合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和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 7、博士后或研究助理入站后须全职从事研究工作。 四、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基本信息,学习和科研经历以及主要学术成果; 2、2-3封专家推荐信以及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3、其他体现申请人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五、岗位待遇: 表现优异的博士后有机会在工作期间出国学习,或者出站后推荐去国外优秀研究组继续深造。 五、应聘方式: 请在邮件主题注明:李晨课题组博士后申请+本人姓名+博士毕业院校。 本招聘长期有效,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