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9026|回复 Reply: 7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波函数分析交流] SOS方法计算NLO性质,Dunning基组和Pople基组不灵光

[复制链接 Copy URL]

592

帖子

12

威望

4799

eV
积分
5631

Level 6 (一方通行)

密度泛函·小卒

本帖最后由 yjcmwgk 于 2015-8-30 16:43 编辑

最近我用CAM-B3LYP泛函,对NH3分子的NLO响应系数,借助Multiwfn,用SOS方法进行了一些测试,主要目的是想测试出该项计算中,极化函数该用多少。
我用了三种基组,Ahlrichs基组、Dunning基组和Pople基组。
测试结果如下:

注1:aug-cc-pv5z基组,对氨分子进行TD计算,总激发态数目绝不止1000个。但是考虑到计算量,我知截取了前一千个激发态。
注2:在cam-b3lyp/aug-cc-pv5z水平下,进行gamma(-3omega;omega,omega,omega)的计算太耗时了。所以我没做。
我的目的是:在泛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极化函数的数量,看看NLO计算到底需要多少极化函数?增加到什么程度,NLO计算结果就稳定下来,不会大变了?
我必须说,我对Dunning基组和Pople基组的测试结果是失望的。
看表格吧。
对于Pople基组,增加极化函数的数量,无论是alpha,beta还是gamma,我增加极化函数直到(3df,3pd),也仍旧没有稳定到某个数值的迹象。Pople基组是完败的。
对于Ahlrichs基组,尽管def2-tzvppd比def2-tzvpd多了近百个激发态,但是无论是alpha,beta还是gamma都没有大的变化。def2-tzvppd比def2-tzvpd的gauss函数数量一般来说要大上15-25%呢。所以我觉得def2-tzvpd够用了啊。此处@ChemiAndy @jiewei @sobereva @14xlliu @卡开发发 @我本是个娃娃  @小范范1989 @superrice
对于Dunning基组来说,单说“增加极化函数数量,使得结果稳定到某个数值”这唯一目的,对于alpha的稳定来说,是aug-cc-pvdz就达到了稳定。但是beta值的稳定,要增加到aug-cc-pvqz。而对于gamma来说,似乎稳值遥遥无期!况且还要考虑到Dunning基组远大于上述两个基组的gauss函数数量。
以上是我的一个粗糙测试。还请各位keinsciers批评指正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2
eV +7 收起 理由
Reason
14xlliu + 2 赞!
卡开发发 + 5 太高端!:-)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一出生响亮登场,十几岁快乐成长,
二十岁天天向上,三十岁基本定向,
四十岁拼命打创,五十岁回首一望,
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
八十岁躺在床上,九十岁挂在墙上,
人生一世,匆匆忙忙,生得嘹亮,走得凄凉!
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难消停!
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去心里搁,
想哭哭,想笑笑,烦恼就往云外抛,
记住甜,忘掉苦,亲人朋友好相处,
心情好,最重要,自我麻痹乐逍遥!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80

管理员

公社社长

2#
发表于 Post on 2015-8-30 17:59:0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pople是肯定没法用,没有d及以上角动量弥散函数。

建议同时把sadlej POL和HYPOL的结果放上对比一下。

由于超极化率对弥散函数很敏感,也可以同时测试下每个角动量都含两层弥散的d-aug-cc-pVnZ系列。极化函数我倒认为不需要弄到高达5Z去,因为aug系列是对每个角动量极化函数都加一层弥散函数,所以随着n的增加,可能不是极化函数本身显著影响结果,而是与之相伴的弥散函数产生了明显影响。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5 收起 理由
Reason
卡开发发 + 5 长姿势了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592

帖子

12

威望

4799

eV
积分
5631

Level 6 (一方通行)

密度泛函·小卒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5-8-30 18:20:2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30 17:59
pople是肯定没法用,没有d及以上角动量弥散函数。

建议同时把sadlej POL和HYPOL的结果放上对比一下。

非常感谢!我以前从未用过sadlej POL和HYPOL(毕竟这两个基组完全是为静态超极化率而诞生的基组,知名度不高啊)
我会仔细测试的
一出生响亮登场,十几岁快乐成长,
二十岁天天向上,三十岁基本定向,
四十岁拼命打创,五十岁回首一望,
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
八十岁躺在床上,九十岁挂在墙上,
人生一世,匆匆忙忙,生得嘹亮,走得凄凉!
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难消停!
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去心里搁,
想哭哭,想笑笑,烦恼就往云外抛,
记住甜,忘掉苦,亲人朋友好相处,
心情好,最重要,自我麻痹乐逍遥!

592

帖子

12

威望

4799

eV
积分
5631

Level 6 (一方通行)

密度泛函·小卒

4#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5-8-30 18:47:2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30 17:59
pople是肯定没法用,没有d及以上角动量弥散函数。

建议同时把sadlej POL和HYPOL的结果放上对比一下。

虽然现在测试得很高基组。但是我将来是要把它用在卟啉类分子上的。
将来免不得还要测试月份基组来降低计算量的。
有时候我真想胡乱算些东西好了。但是不敢真去实施!
一出生响亮登场,十几岁快乐成长,
二十岁天天向上,三十岁基本定向,
四十岁拼命打创,五十岁回首一望,
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
八十岁躺在床上,九十岁挂在墙上,
人生一世,匆匆忙忙,生得嘹亮,走得凄凉!
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难消停!
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去心里搁,
想哭哭,想笑笑,烦恼就往云外抛,
记住甜,忘掉苦,亲人朋友好相处,
心情好,最重要,自我麻痹乐逍遥!

156

帖子

0

威望

3571

eV
积分
3727

Level 5 (御坂)

5#
发表于 Post on 2015-8-31 04:17: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CPKS的话6-31+G(d,p)一般够用了,SOS的不太清楚。不过一般想要精确计算都用CPKS,如果体系可以近似的话,用two level 或者 three level的SOS。也就说很多时候SOS可能没必要做到完全收敛。

592

帖子

12

威望

4799

eV
积分
5631

Level 6 (一方通行)

密度泛函·小卒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5-8-31 10:47:4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yjcmwgk 于 2015-8-31 11:16 编辑
superrice 发表于 2015-8-31 04:17
CPKS的话6-31+G(d,p)一般够用了,SOS的不太清楚。不过一般想要精确计算都用CPKS,如果体系可以近似的话,用 ...

哈哈,那倒是。以前我折腾CPDFT的时候,Cam-B3LYP或者LC-BLYP泛函,外加6-31+G(d)包打天下的。
您说“一般想要精确计算都用CPKS”,啊!真是羡慕。看来是我们计算水平太低!我总觉得CPDFT那是撞大运、“霰弹枪式”模拟。当年俺们优选了N的N次方个泛函也没找到较为通用的泛函(Cam-B3LYP和LC-BLYP勉强)。后来弄那个阻尼震荡,到死也找不到通用的阻尼系数计算方式来,连估算方式都欠奉。
您是如何计算的?真诚求教啊或者您给我几个文献(杂志名,卷期号、页码。或者DOI什么的最好啦),我自己去研究。
---补充:我们在CPDFT上遇到的困难---------------
我们组做NLO模拟(CP-DFT)的人很少,基本上就是我师兄(Y. Zhang),我爱人(L. Zhang)和我自己。师兄出国后也在NLO做了一些工作,现在不做了。我有段时间没做了,现在又拾起来了。我爱人不做了。背景介绍完毕。
我们遇到了三个问题
第一,以J. Phys. Chem. C 2013, 117, 1833的Fig. 7和J. Phys. Chem. C 2012, 116, 21973的Fig. 3为例,beta的模拟,莫说数值,连趋势都做不好!
第二,以J. Phys. Chem. A 2012, 116, 10249的Fig. 5为例,Harmonic light intens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angle Ψ by polar representation的模拟,与实验值差距较大,只能给个趋势。
第三,关于NLO分子材料与外加电磁场发生共振震荡。如果不添加阻尼系数,则会产生过度震荡的问题,如J. Phys. Chem. A 2012, 116, 10249的Fig. 2(b)。如果添加阻尼系数,则无法找到通用的阻尼系数计算方式来,连估算方式都欠奉。我们在ChemPhysChem 2015, 16, 1889的Eq. 6中的阻尼系数,事实上是通过拟合实验值得到的。如何通过理论方式比较准确地获得该值,尚未找到可靠方法。
第四,在ChemPhysChem 2015, 16, 1889的Fig. 6-7以及Turk. J. Chem. 2014, 38, 1046的Fig. 6(这是一篇会议论文,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点击直接下载)中,我们计算了Periodic vibra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driven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但这是用FF方法计算得到的。我们对自己很不满。请问您有什么好方法么?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superrice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欢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一出生响亮登场,十几岁快乐成长,
二十岁天天向上,三十岁基本定向,
四十岁拼命打创,五十岁回首一望,
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
八十岁躺在床上,九十岁挂在墙上,
人生一世,匆匆忙忙,生得嘹亮,走得凄凉!
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难消停!
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去心里搁,
想哭哭,想笑笑,烦恼就往云外抛,
记住甜,忘掉苦,亲人朋友好相处,
心情好,最重要,自我麻痹乐逍遥!

156

帖子

0

威望

3571

eV
积分
3727

Level 5 (御坂)

7#
发表于 Post on 2015-8-31 12:17:5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yjcmwgk 发表于 2015-8-31 10:47
哈哈,那倒是。以前我折腾CPDFT的时候,Cam-B3LYP或者LC-BLYP泛函,外加6-31+G(d)包打天下的。
您说“一 ...

小卒你好,你太客气啦,以前我还是看你的帖子入门的计算呢,哈哈。
关于beta和gamma,一般来说确实不容易模拟。碰到有的体系你会发现连正负号都是错的,根本不要说趋势了。有时候要撞上大运了,你会发现DFT居然比CCSD的结果还要好。你可以试试functional tuning的办法来算beta:10.1002/cphc.201300256  还有 10.1021/jp507226v  运气好的话能跟接近mp2的水平。
然后molecular environment对于beta来说也十分有影响,具体可以看看10.1063/1.4819265,对于晶体如此,溶液也是如此。
要指出的是,SOS只是近似而已,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你化合物的吸收谱只有1到2个十分尖锐的吸收峰,可以用SOS近似。否则的话,得到定性一致的结果已经可以了。我看到你文章里化合物基本都是有机金属,我不知道这类物质吸收谱是什么样的,所以不太好判断。至于第一第二和第四,你以后可以试试functional tuning,说不定结果会有改善。对于第三点,我没看明白这个图啥意思。。请问为何要做这个dynamic vs. static的图?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82

帖子

3

威望

1461

eV
积分
1603

Level 5 (御坂)

8#
发表于 Post on 2015-9-1 04:35:1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ChemiAndy 于 2015-9-1 04:45 编辑

学习了。小卒为NLO激发态计算的普及做了很多贡献啊。
我有一个问题,即分子在热力学运动中,其对称性在基态对称性附近波动,甚至由于相互作用而导致完全失去对称性。这种结构波动如何影响材料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这是不是NLO吸收光谱与实验结果无法吻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3 02:58 , Processed in 0.18507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