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点也不难做,无非就是机器 or 人在进行模糊归类的时候,对于之前有接触的人补加一个 Bias or 打分函数的外势场就完了。
我认为要评论这件事情人和机器谁做的好,有两种评价方式,在我看来,经过发展后,人都没有多少能赢的概率。
一是观众视角,即,我和机器“认识”一个人 A,我了解其生活背景,机器也对其进行了学习,同时我和机器都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的一般倾向;此时我和机器尝试预测,A对于一些对象{B1, B2, B3...}中,那些是美的,其中有部分对象是A熟知的 or 有交配并长期生活可能的。并与A自己的叙述进行比较。要做到机器预测的比(大多数人)预测的准,是容易的,或者,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不可能是人类的“终极武器”。
第二是演员视角,你既然说武器了,那就必须讨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作用,其无非是进化来的、促进人类个体长时间在一起合作以增加自己or子代的生存可能性与生存质量;对应于机器,无非就是让拟人的机器人尽可能的与人和谐共处、抚育子代而已。对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非就是对客观物体有利、有害性的判定,这可能连AI的范畴都不用进的太深。这也是容易的,或者,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不可能是人类的“终极武器”。
其实所有人赋予人的优越之处,如好奇、情感、艺术、爱无非就是人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得到的副产物而已,它对于适应环境Work的很好,但我不认为没有这些东西就一定带来多少劣势。它们是宝贵的,但一定不是什么“终极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