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eefly 于 2025-7-14 23:30 编辑
最近,JACS最近报道了一种高压下的“氦化合物”He3F2的理论预测研究(https://doi.org/10.1021/jacs.5c06707),但是在我看来,称之为“氦化合物”的证据仍不充分。以下转自zhihu:
从He、F之间存在(3,-1)临界点,且有可观的电子密度以及H < 0来看,符合QTAIM定义的传统 共价作用标准,比此前南开报道的Na2He要靠谱(Na2He不满足任何一条QTAIM共价键标准,参见 Henry Rzepa的评论),不过还不能肯定是 共价键。共价键和共价作用还是有区别的。
要确认存在He-F共价键,除了证明He、F之间存在共价相互作用以外,还需要有He-F键级,比如MBO、WBI,一般在0.5以上就可以确认。但是作者没有提供此信息。好在作者提供了分子轨道图以及占据情况(文章的图3、S6),可以计算两原子间的经验键级:EBO=(成键电子数-反键电子数)/2,但是不知是否显示问题,我得到的EBO=0,表示不成键。因此高压下的He3F2是否属于氦的化合物,论文目前提供的信息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