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9027|回复 Reply: 8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新手求助] 求助:利用TD-DFT计算S1 T1问题

[复制链接 Copy URL]

12

帖子

0

威望

99

eV
积分
111

Level 2 能力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本帖最后由 q1w2e3 于 2019-11-19 14:23 编辑

各位老师好!我想请教一下用TD-DFT方法计算样品S1、T1以及delta Est的问题。



1、 我用与文献相同的方法计算,但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理论值或实验值相差0.1-0.2 eV左右,减小了约50%。请问这正常么?是否与结构有关?除结构外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么?

文献中提到的关键词: b3lyp/6-31g(d) ; The excitation energies in the n-th singlet (Sn) and n-th triplet (Tn) state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TD-DFT method based on an optimized molecular structure at ground state (S0).



我的关键词如下:

1 优化S0:#p opt b3lyp/6-31g(d)

2 计算S1:#p td=(singlets, nstates=10, root=1) b3lyp/6-31g(d)

3 计算T1: #p td=(triplets, nstates=10, root=1) b3lyp/6-31g(d)

490

帖子

2

威望

5130

eV
积分
5660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09:37:1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基本没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是基于S0的结构,计算T1和S1的能量的话,没必要分开算,直接写#p td=(nstates=5,50-50)即可。因为你仅仅需要S1和T1的态,所以Nstates的数目不需要那么多。
至于和文献的结果有差异,是否是因为其他地方考虑的不一样?比如泛函的选择?是否考虑溶剂效应?

1295

帖子

0

威望

6280

eV
积分
7575

Level 6 (一方通行)

3#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0:51:3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对,楼上说的效应需要考虑。
还一个问题,感觉楼主做实验吗?你要看好他文章中,是计算的垂直的还是绝热的。
https://www.x-mol.com/groups/fan_jianzhong

strive for greatness

22

帖子

0

威望

171

eV
积分
193

Level 3 能力者

4#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3:26:5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楼主只列出了自己计算的关键词,并未列出文献中计算方法,所以为什么差这么多并不好判断。

12

帖子

0

威望

99

eV
积分
111

Level 2 能力者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4:14:5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pcxlm1 发表于 2019-11-19 13:26
楼主只列出了自己计算的关键词,并未列出文献中计算方法,所以为什么差这么多并不好判断。

您好,感谢您的回复!我已将文献中提到的关键词更新在第一层,我感觉我和他用的方法是一致的。

12

帖子

0

威望

99

eV
积分
111

Level 2 能力者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4:16:4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让你变成回忆 发表于 2019-11-19 09:37
基本没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是基于S0的结构,计算T1和S1的能量的话,没必要分开算,直接写#p td=(nstates=5,5 ...

您好!感谢您的回复。我已将文献中的条件更新在顶楼,用的泛函是一致的。另外根据他的文献及我的工作,我们都是粉末体系,感觉可以排除溶剂效应吧?

12

帖子

0

威望

99

eV
积分
111

Level 2 能力者

7#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小范范1989 发表于 2019-11-19 10:51
对,楼上说的效应需要考虑。
还一个问题,感觉楼主做实验吗?你要看好他文章中,是计算的垂直的还是绝热的 ...

您好!感谢您的回复。文献中并未特别注明是垂直还是绝热,但我根据他的文字描述(已更新在顶楼),感觉他算的是垂直的。

490

帖子

2

威望

5130

eV
积分
5660

Level 6 (一方通行)

8#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4:31:3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q1w2e3 发表于 2019-11-19 14:19
您好!感谢您的回复。文献中并未特别注明是垂直还是绝热,但我根据他的文字描述(已更新在顶楼),感觉他 ...

based on an optimized molecular structure at ground state (S0)
这里已经表明了是垂直激发能。

12

帖子

0

威望

99

eV
积分
111

Level 2 能力者

9#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9-11-19 15:24:4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让你变成回忆 发表于 2019-11-19 14:31
based on an optimized molecular structure at ground state (S0)
这里已经表明了是垂直激发能。

嗯嗯,谢谢!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2:13 , Processed in 0.55958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