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研究一个ESIPT的课题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写文章时还是一堆困惑,先前也报名过sob老师的中级量化班,里面也有ESIPT的例子,学完之后,仍然有很多细节上的疑惑。
1. 电子能垒能衡量出ESIPT的速率,许多文章都是只讨论ESIPT的电子能垒,但是总的ΔG,是否也是用来衡量ESIPT的进行程度呢?比如说我目前研究的体系,算出来ESIPT过程的能垒非常小(比如说0.1eV或者更小),光看能垒似乎是可以基本都迁移过去的,但是倘若拥有较大(绝对值小)的总ΔG,是否也意味着它不能彻底迁移,使实验上仍然能观察到两个峰?举个例子,在计算ESIPT中,即使得到1的能垒比较小,但是ΔG很大,2的能垒略大,但是ΔG很小(指更负),是否也能解释实验上1能观察到双发射峰,但2只能观察到一个大斯托克斯位移的单发射峰?
2.ESIPT过程的圆锥交叉会导致什么,淬灭还是继续从酮异构发光呢?我使用的是TD-DFT方法,只需进行找过渡态跑IRC就能研究该过程,但是我看到不少使用CASSCF系列方法找ESIPT过程圆锥交叉来研究的,这两种方法研究起来各自适用于什么目的呢?(抱歉不太懂CASSCF方法)
3.众所周知单ESIPT造成的斯托克斯位移约为200nm-300nm左右,倘若一个实验上观察到这么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严谨来说,这个斯托克斯位移不一定是由光异构(ESIPT)造成的吧,比如说振动弛豫,基态与激发态振动能级差都有可能造成这么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不太确定),但是我翻阅了一些ESIPT研究,基本没有考虑这个的,基本都是算下能垒,荧光发射速率,斯托克斯位移,能对上就完事儿了,是否是我考虑太多了呢?但我又怕不排除其他原因会被审稿人刁难。
如能获得解答,感激不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