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牧生 于 2025-1-17 18:48 编辑
和我以前有点像,我觉得可能原理上是相通的。
某些简单的自组装,是很容易观察期望的聚集形状的,比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中形成球形胶束。
我以前尝试过模拟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棒状胶束,比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水杨酸钠复配体系。但实际上,在较低浓度下,如100mmol/L,实验条件下已经形成棒状胶束,溶液本身也具有不错的粘弹性,但无论我用GAFF或者opls,或者gromos力场来跑模拟,都不能跑出期待的圆柱形,只能得到球形状的聚集体。但是如果把浓度提高很多很多,比如800 mmol/L,则模拟是可以看到期待的棒状胶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现有力场精度仍然不足,或者电荷仍然差点意思,需要自己额外调参数。
我也看过国内一篇论文,做的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他们是先在盒子中把表面活性剂摆成了圆柱状结构,然后跑这个结构的水溶液。。如果跑散了,就说明不稳定,如果维持这个结构,就说明稳定。虽然我也觉得该种做法显得很刻意,但是这也是一种途径。
希望以下的文献对你有帮助。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Set of All-Atom Potential Models for Sodium Dodecyl Sulfat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Micelles in Water The Effect of the Force Field
Ionic Surfactant Aggregates in Saline Solutions: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in the Presence of Excess Sodium Chloride (NaCl) or Calcium Chloride (CaCl2)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pH-Induced Structural Transitions in CTAB/NaSal Solution 这篇论文最后一个图,可能对你有用
|
评分 Rate
-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