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6450|回复 Reply: 12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科研杂谈] 各位国基都中了么

[复制链接 Copy URL]

627

帖子

11

威望

1万

eV
积分
12082

Level 6 (一方通行)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博士毕业 四次申请青基 都告失败
感觉个人基础还可以 近五年也有10篇SCI 平均IF>3
难道化学三处这么难?
计算化学与分子模拟

66

帖子

0

威望

6513

eV
积分
6579

Level 6 (一方通行)

13#
发表于 Post on 2015-9-10 16:05:4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我连续2年申请面上均告失败,选题没变,但针对上一年的反馈意见写得更清楚了,结果又有了不同的评价。我想可能真实的原因是这个领域的牛人太多,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要更加努力才行。

446

帖子

0

威望

7799

eV
积分
8245

Level 6 (一方通行)

12#
发表于 Post on 2015-9-9 20:43:3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xy 发表于 2015-9-7 23:28
基金评审中的圈子文化的确存在。如果你的老板在圈子里有地位或被认可,你会有优势,否则你得有更好的思路、 ...

赞同。比如Henry F. Schaefer III 的弟子,Aron Kuppermann的弟子等等。

国内的圈子文化更盛一些。也许是我的偏见。

104

帖子

2

威望

3175

eV
积分
3319

Level 5 (御坂)

11#
发表于 Post on 2015-9-7 23:28:3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基金评审中的圈子文化的确存在。如果你的老板在圈子里有地位或被认可,你会有优势,否则你得有更好的思路、更好的学术记录(如文章等)。这种圈子文化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所以,如果要走学术这条路,选择跟哪个老板很重要。

22

帖子

1

威望

268

eV
积分
310

Level 3 能力者

10#
发表于 Post on 2015-9-7 16:42:4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理论的经费会不会比较少?

446

帖子

0

威望

7799

eV
积分
8245

Level 6 (一方通行)

9#
发表于 Post on 2015-9-5 11:49:0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借着captain的帖子,写了一些我个人对学界的偏见。

很多现象个人是无法扭转的,但是个人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不迷信研究者的头衔,不迷信影响因子等等。

也不要看到IJQC上的文章就说垃圾,仔细看看,找找到底有没有insight,然后再说垃圾不垃圾一点都不迟晚。

看到耀眼的学术明星,鉴赏一下是其导师的credit,还是其个人的credit。敢于脱离导师,五年左右依然耀眼的,那绝对值得崇拜。
当然,我见过的和认识的大多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不服高人有罪,说的有点过头了。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446

帖子

0

威望

7799

eV
积分
8245

Level 6 (一方通行)

8#
发表于 Post on 2015-9-4 21:53:1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国内课题组的运作现在普遍是包工头模式。课题组长(大教授),下面是教授(中小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

至于好处嘛(大项目、团队内互相支持、提携),拿到好处的心照不宣,各种暗爽。这种模式的坏处,我想最终是不利于年轻人的,其次是缺乏活力。

我个人觉得美国的制度更加有活力,哪怕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做PI,一般也是直接面对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也许我了解有限)。当然,做PI要通过tenure-track拼出来。

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是老人们不愿放权退休(学术权力)。放权给后辈我觉得是一箭双雕。后辈做的好,提携有功;后辈做的差,开会骂一句扶不起的阿斗,这样多好。只可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欢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446

帖子

0

威望

7799

eV
积分
8245

Level 6 (一方通行)

7#
发表于 Post on 2015-8-25 07:52:4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再补充一些让人感到沮丧的现实:(希望是我的偏见;如有异议,欢迎大家批评)

1. 对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关注远大于对论文所解决问题的关注。
2. 对研究者头衔的关注远大于对其学术贡献的关注。
3. 对项目级别和经费的关注远大于对项目关键科学问题的关注。

在这些现象上,有一代教授做了很坏的榜样,所以后辈学生也是如此。

造成的后果想必大家都能看到:国内之杰出人才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因为这些领域期刊影响因子高,拿到的经费多。或好或坏等历史评价吧。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欢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446

帖子

0

威望

7799

eV
积分
8245

Level 6 (一方通行)

6#
发表于 Post on 2015-8-24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也许是个人偏见,我觉得在国内圈子文化很盛,这个想扭转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许多评审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跟着感觉走,扫一眼就确定给个什么等级,剩下的就是从申请书摘要里复制几句话,然后略微点评一下。这恐怕是诸多申请人最反感的现象。对比一下国外期刊杂志的审稿意见就可见一斑。

同等水平看关系,同等关系看水平。诸位信不信这个说法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141

帖子

0

威望

1433

eV
积分
1574

Level 5 (御坂)

5#
发表于 Post on 2015-8-23 20:14:5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加油!青基拼人品,可以烧烧香去!

296

帖子

1

威望

2588

eV
积分
2904

科音成员

4#
发表于 Post on 2015-8-20 12:41:4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没中。要加油了。
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团簇、表面的结构与反应机理。(招第一性原理计算,量子化学计算方向的教师、硕士/博士研究生)

739

帖子

0

威望

1715

eV
积分
2454

Level 5 (御坂)

3#
发表于 Post on 2015-8-20 12:26:2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建议:申请基金,不要纯搞理论,纯搞理论很难获得国基的支持。应该把计算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计算为手段,实际问题为目的,相辅相成,让批本子的人认为你从新的角度,解决了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另外,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书写。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446

帖子

0

威望

7799

eV
积分
8245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15-8-20 10:34:3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运气很重要。

送五个评委,拿到两个C很容易。

送三个评委,拿到一个C更容易。

量子化学,有向理论和方法学倾向的趋势。值得向这个方向努力。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2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2 欢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18:48 , Processed in 0.17715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