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刚接触vasp做吸附工作不久,想求教以下几个问题:1.我需要计算多种小分子(有些含苯环,有些有4-5个碳原子的碳链)分别在Co金属表面的吸附情况,因此没有合适的经典力场所以选用了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每种小分子计算在同一个Co的slab模型上的吸附能大小并对比是否有意义?
2.目前我的吸附能计算流程和大师兄的教材(Learn vasp the hard way)中一致,在整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小分子不受周期性的干扰将Co的slab建得比较大,保留了大约20A的真空层(三层layer,共168个原子),vasp计算速度较慢,不知道是否一定要用Vasp计算,还是可以选用其他速度较快的量化软件?或者单个结构优化几天是正常的情况?
3.因为涉及的小分子数量比较多,大约有十几种,对于吸附模型初步结构怎么初猜不知道有没有好的办法?
我现在的流程如下:
1.查阅文献确定Co的稳定晶面,建立三层的slab模型
2.按照大师兄的教程,分别优化同样大小的盒子内Co的slab和小分子的结构,得到单独的能量
3.将小分子分别接在top,bridge,hcp和fcc位点上,设置表面原子全固定,初步优化,取能量较低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
以下是现阶段建立的两类苯胺在Co表面的初猜模型,还没有优化出最终构型(POSCAR在附件中)。
|
-
-
POSCAR0
8.57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11
-
-
POSCAR1
8.57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