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rysW555 于 2025-6-25 14:48 编辑
我目前研究的课题是一类能够自组装形成有序的柱状pi-pi堆积的有机分子材料,希望通过gromacs模拟这样有序的自组装过程。然而在模拟过程中我首先利用packmol在立方体盒子中放置了几十个分子,没有加入溶剂分子的情况下,在NVT系综下进行模拟,分子会快速的聚集形成无序的团簇,即使经过数十上百ns的模拟也观察不到有序的pi-pi堆积。之后我使用模拟退火的方法将体系在100ns内升温到900K,使无序的聚集体分散开,然后再在400ns内降温到300K,依然不能得到有序的柱状堆积,甚至重复若干次后,最多只能得到两三个分子的堆积,所以我只能把这两三个分子堆积的构象取出作为结构单元,然后再重新用packmol建模,反复经过很多轮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比较长的柱状堆积结构,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做法过于刻意,而且比较低效。经过一番文献调研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考虑了几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如下:
1.使用模拟退火的方法虽然能够提高温度逃脱局部能量极小值的限制但是很难有效地探索到有序堆积的构象。是不是温度的设置和升降温速率的设置不合理?
2.使用基于集合变量的增强采样算法,但是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集合变量来描述和驱动整个系统的有序程度的变化。
3.使用副本交换等不基于集合变量的增强采样算法,我猜测可能和模拟退火一样,反复的在无序聚集的构象之间采样,而难以得到有序的堆积构象。
4.体系模型构建有问题,也许应该加入溶剂分子,但是由于我之前对类似结构的分子进行模拟时对比有无溶剂的情况没有感觉到溶剂对于堆积模式的影响,为了降低成本所以后来就都没带溶剂。而且实验中对这种材料直接加热升温然后冷却之后就可以观察到有序堆积的形貌,没有依赖溶剂。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总的来说我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更有效率的模拟分子从无序聚集到有序堆积的过程,希望各位老师能够针对我的问题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非常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