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恕我直言,我觉得你没有弄清楚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催化反应是发生在表面的,哪来体相?亦或是你误解了体相这个概念。
1。薄层相对于体相的d轨道态密度变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的理解是电子态更加局域了 但是我看资料上说 弥散的态密度会提高相互作用,那这种情况是会对吸附分子更有利还是更不利呢
真正起作用的是弥散在表面原子层外面的那些态,不是整个d轨道,你要做lm-decomposed,重点关注起作用的部分
2。薄层相对于体相的d轨道态密度在fermi能级附近高度更高,峰更强,这是否说明了 薄层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数更多,从而提高了其活性呢?
不能笼统这么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表面过程有donor有acceptor,不同情况有区别
3。对于金属体系fermi能级以上的DOS部分(因为这个地方的态电子不占据),这部分通常是怎么分析的呢,对fermi能级以上部分分析的意义呢?
这部分多了,有利于donor的吸附,但不是唯一因素,很少有人讨论这个,因为很难说清楚
4. 比较红线和黑线的相对峰值有意义吗?具体到这两个体系的话 总的电子数是不同的,我看了一下我计算的体系,bulk的总电子数是160 layer是180个
对这里描述的情况,没有任何意义
5。为了解释薄层比体相的活性更高,这个图能解释吗,怎么解释更好呢?
没有弄清楚“体相”和“薄层”之前,还是别比了
6. 我在计算体相态密度的时候发现选择单胞和超胞计算结果不同,主要体现在横坐标的能量范围跨度,k点都选的8x8x8,不同大小超胞结果是一样的 但是 和单胞的不一样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显然k点不能这么干,你的研究一下k点的意义 |
评分 Rate
-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