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纯纯纯工科学校的工科生,专业是热能工程,专业课就是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燃烧学这些东西,大学唯一学过的化学课是工科大学化学,讲到了价层电子互斥还有sp2 sp3杂化这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老板突然觉得实验解释机理太乏力,让我去学学计算,自此开始了计算的旅程,当然周围没人懂一点量化的计算(要不咋说是纯纯纯纯工科)。刚开始根本不懂课题需要用计算化学的哪种手段,所以MD/MC/QM都看了,当时看了陈正隆的《分子模拟的原理和应用》,貌似懂了一点原理,就结合课题需要,照着算例,用MS中的GCMC算了一些吸附的问题。这期间还用过gromacs想去算算气体在某固体表面的流动过程,但是那时候Linux真是把我虐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砸了多少次鼠标,当时也没算出来。后来一边在网易上学一个linux的课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一边开始用gaussian计算一些化学反应的问题(课题需要),当时真是啥也不懂,什么2070什么的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居然发现还有explore这本书,当时已经是大四下学期做本科毕业论文了,就一边看这本书,一边做这本书的例子,一边疯狂看文献,写综述,做汇报,一边计算课题需要的问题,总算把毕业论文做完了,也算对于gaussian的最基本功能也算知道一些了,常见的错误也知道怎么处理,不常见的也知道到处找找看看了。手上毕业论文可以完善下写篇文章,数据已经有了,争取早点投出去。这学期研一,打算继续用gaussian去计算过渡态,估计又是一段虐心的旅程,不过相信可以克服困难。一直以来对于原理都不太懂,都是看文献,照着做,虽然没有人用计算化学研究过我们同一个问题,但是我这样做根本没有什么创新,只不过体系换了罢了。并且很多时候害怕自己犯原则性错误,这学期打算克完introduction to computional chemistry,量化是看不太懂,看看物化吧,对MC/MD/QM都是基础。扩大阅读量,多读一些其他领域的文献,看群里大家讨论,看看有什么是自己可以用上的,争取让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新意,尤其是和做的实验结合,解释实验现象。上个月计算一个收敛很慢的体系,一位好心的师兄给我推荐了ORCA,真是谁用谁知道啊!研究生阶段打算学会ORCA和multiwfn,以便博士的时候用来行走江湖!感谢各种网友的帮助,感谢sob提供的平台让大家交流。最后期待科音早点开培训班、出书,还有我们这样的外行翘首以待;虽说自己帮助自己才是王道,没人可以救另外的人,但是在一个好的氛围,和适当的帮助下,我相信计算化学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啰嗦太多,诸位勿喷...... |
评分 Rate
-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