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在线时间
- 612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0-7
- 最后登录
- 2023-2-7
- 好友
- 65
- 积分
- 89975
管理员
公社社长+计算化学玩家
|
机器学习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预测的模型以很少的计算量达到很不错的结果,成本明显低于直接用量化算同样的精度,而且甚至可以做到快速一键计算(比如网页直接提交)。
对于某一类问题,如果有他人利用强大计算资源训练好了模型,自己用起来就很容易了。因此此类情况不必担心耗时问题。
即便是自己训练的情况,也可以做到收益明显高于成本。比如跑分子动力学,直接做长时间的从头算动力学比较昂贵,但如果事先以有限的点数(比如两千)进行训练,则之后可以轻易通过ML势跑很长的轨迹,以及用于量子动力学等方面上(见比如sGDML的相关东西)。由于机器学习的实际价值,在VASP6也引入了构造和利用机器学习力场的功能。
“新模型提出了也就用来发文章看看”这是偏见。的确有很多机器学习研究的作者发完文章就了事了,最终没起到什么实际价值,但也有不少机器学习文章发出来的同时还给了预测工具,而且有些还是挺不容易计算的(例如用于预测原子数很多的固体核磁问题)。
多了解一些ML在化学中的(正确)应用就会对机器学习的价值有所充分认识。而了解不够多、或者只看一些不恰当或失败的应用范例的话,很容易会对机器学习有误解,以为是炒作出来的没用的东西。(实际上,在我广泛了解机器学习在计算化学中的应用之前,我一度以为机器学习是在跟风、炒作,直到了解多了后发现存在一些确实有实际价值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与计算、量子化学有关的工具,以及看到一些机器学习能带来不可替代性的收益的研究文章)
推荐几个机器学习起到实际价值的范例:
Nature Material, 15, 1120 (2016):其中利用到机器学习筛选值得后续进一步量化计算的TADF分子
Nat. Commun., 9, 4501 (2018):机器学习预测固体NMR,并且给了在线工具https://www.materialscloud.org/work/tools/shiftml
Proc. Natl. Acad. Sci., 116, 3401 (2019):机器学习预测B3LYP与CCSD极化率的差值,有在线工具:https://www.materialscloud.org/work/tools/alpha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