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2077|回复 Reply: 16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新手求助] 求助反应优势路径的判断

[复制链接 Copy URL]

28

帖子

0

威望

595

eV
积分
623

Level 4 (黑子)

本帖最后由 rookiey 于 2022-11-9 17:18 编辑

大家好,我在计算一个反应的反应路径时存在两种竞争的路径。从int1出发我认为pathway2是有利的路径。但是有人认为从int1到int3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的过程,所以比较时应该用int3作为参考点,这样的话pathway1就变成了优势路径。我觉得这样说好像也有道理。但是同时我又觉得从int1到int3释放的能量足以抵消掉从int3到int1的。所以请大家帮我裁决一下。谢谢!(才发现之前表述不太准确,抱歉)

顺便补充一下,在int1之前还有其他的反应过程,所以一定是要先经过int1,后续反应才可能发生。如果是以int3为参考点,两种路径就分别为:
pathway1:int1-int2-int3-TS4-int5
pathway2:  int1-int2-int3-int2-int1-TS6-int7
这时候优势路径是pathway2吗?




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多讨论,谢谢大家!

202211090340033341..png (26.97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18)

202211090340033341..png

1万

帖子

0

威望

9004

eV
积分
20764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05:25:4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pathway 1是优势的。
以Int3为参考点没错,但是从Int3出发也是主要走TS4而非主要走TS6。很多人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把一个能垒高的反应变成两步能垒低的反应(反应物、产物不变)就能让反应变容易,殊不知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不像人爬山那样,半山腰有个地方歇脚就能爬得更快。实际上不管Int1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分子由Int3往TS6反应的速率都是完全一样的(此处不考虑隧穿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从Int3到达Int1的分子又回到Int3了,Int1那个地方到底是个陡坡还是一个局部极小值点,对于反应速率而言根本不重要。
仔细看http://sobereva.com/506了解优势路径的通用判断方法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1149

帖子

6

威望

6635

eV
积分
7904

Level 6 (一方通行)

3#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09:16:4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说实话我都没看懂你的问题,用哪个点作为参考那能垒也是加减一个常数,不会改变相对高低啊。。。咋还能把路径弄变了

1102

帖子

18

威望

6693

eV
积分
8155

Level 6 (一方通行)

計算化学の社畜

4#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09:28:5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冰释之川 于 2022-11-9 09:33 编辑
fhh2626 发表于 2022-11-9 09:16
说实话我都没看懂你的问题,用哪个点作为参考那能垒也是加减一个常数,不会改变相对高低啊。。。咋还能把路 ...

对于能垒的计算,参考点不一样,有可能会导致两个路径的能垒相对大小发生反转,你看看分别以int1与int3(更稳定)为参考点,来计算能垒的结果
其实,这里主要要考虑int1与int3分布问题,显然int3的分布要高很多,参考点应该选int3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404

帖子

0

威望

2313

eV
积分
2717

Level 5 (御坂)

5#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09:46:4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我也没有看懂,int0在哪里?

1149

帖子

6

威望

6635

eV
积分
7904

Level 6 (一方通行)

6#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09:49:0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冰释之川 发表于 2022-11-9 09:28
对于能垒的计算,参考点不一样,有可能会导致两个路径的能垒相对大小发生反转,你看看分别以int1与int3( ...

哈?

Int1为参考点,TS4高度为11,TS6高度为15
Int3为参考点,TS4高度为19,TS6高度为23

1102

帖子

18

威望

6693

eV
积分
8155

Level 6 (一方通行)

計算化学の社畜

7#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09:56:0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冰释之川 于 2022-11-9 10:05 编辑
fhh2626 发表于 2022-11-9 09:49
哈?

Int1为参考点,TS4高度为11,TS6高度为15

我这里说的参考零点并不一定是指代过渡态要减去的那个参考零点,因为这路径中可能会有比参考零点更低的态

Int1为参考点,TS4高度为19,TS6高度为15
这里要注意:因为int1很容易转为能量更负的int3,就算以int1为参考零点,实际计算的时候还是得以int3作为反应物

其实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int3的能量是负无穷大,那这个反应路径基本上就断了,你所计算的TS4高度为11其实是假的,是错觉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351

帖子

0

威望

2087

eV
积分
2438

Level 5 (御坂)

8#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10:09: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fhh2626 发表于 2022-11-9 09:49
哈?

Int1为参考点,TS4高度为11,TS6高度为15

赞同,不管以哪个为参考点,路径1都更有利。
参考点要保持不变,不能路径1以Int3为参考点,路径2又以Int1为参考点,那肯定判断错误

1149

帖子

6

威望

6635

eV
积分
7904

Level 6 (一方通行)

9#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10:45:3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冰释之川 发表于 2022-11-9 09:56
我这里说的参考零点并不一定是指代过渡态要减去的那个参考零点,因为这路径中可能会有比参考零点更低的态 ...

能垒不是按你这么算的,相对比较时不用考虑是否存在比参考零点更低的态。

如果int3的能量是负无穷大,那从int1到int3时就会得到无穷大的能量,所以TS4和TS6相对高度是永远不变的

we compare apples to apples, not apples to oranges

1149

帖子

6

威望

6635

eV
积分
7904

Level 6 (一方通行)

10#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10:55:4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冰释之川 发表于 2022-11-9 09:56
我这里说的参考零点并不一定是指代过渡态要减去的那个参考零点,因为这路径中可能会有比参考零点更低的态 ...

或者你可以以potential energy surface的角度上来理解,A鞍点比B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与你站在哪个地方观察是无关的。不管你从哪里出发,爬上A鞍点,克服重力势能所做的功就会比爬上B鞍点要高,这与A和B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坑无关


1102

帖子

18

威望

6693

eV
积分
8155

Level 6 (一方通行)

計算化学の社畜

11#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11:31:3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冰释之川 于 2022-11-9 11:54 编辑
fhh2626 发表于 2022-11-9 10:55
或者你可以以potential energy surface的角度上来理解,A鞍点比B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与你站在哪个地方 ...

我明白你的意思,参考零点的平移是不会改变计算结果,你说的没错。

以int1作为起点的时候,而path2 是 int1 -> TS6 -> int7, 而path1其实是分成两个阶段:阶段1:int1 -> int2 ->int3.
阶段2: int3 -> TS4 -> int5;

这时候要用判断决速步是哪个阶段,明显是阶段2,所以,计算决速步能垒的时候反应物选择int3来计算,这时候就会碰到你说的“苹果与橘子比较”的问题了,算出的结果会不太一样。


总之,我完全赞同你说的“苹果与苹果比较”的计算结果,即大家算能垒,都是用同一个参考点直接算,不划分反应阶段,结论完全没问题,而且只要大家都是相对同一个参照点算“差值”,就算参照点上下移动,只要两个过渡态相对位置不变,结论永远不会变。

之前我的表述可能引起了极大的误会,在这里表示歉意

他这个反应,其实就应该是2楼苹果老师说的,要以int3为参考点(分布最多,最稳定),这时候,你分别计算两个过渡态的能垒的时候,大家都是以int3为“减数”,所以path1是优势路径。

(没想到一个帖子会引来这么多讨论哈,真是难得啊O(∩_∩)O)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1万

帖子

0

威望

9004

eV
积分
20764

Level 6 (一方通行)

12#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14:49:2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冰释之川 发表于 2022-11-9 02:28
对于能垒的计算,参考点不一样,有可能会导致两个路径的能垒相对大小发生反转,你看看分别以int1与int3( ...

参考点导致能垒趋势反转的例子确实有,但楼主这个例子里面不会反转。
如果把Int2抬到比TS6还高,那就反转了,从Int1出发主要走pathway 2,从Int3出发主要走pathway 1。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1102

帖子

18

威望

6693

eV
积分
8155

Level 6 (一方通行)

計算化学の社畜

13#
发表于 Post on 2022-11-9 15:43:1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2-11-9 14:49
参考点导致能垒趋势反转的例子确实有,但楼主这个例子里面不会反转。
如果把Int2抬到比TS6还高,那就反 ...

是的。int2其实是分界岭,目前从楼主这个图来看,int1 很容易经过int2转化成int3,所以,我认为,参考点就是int3。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三个中间体之间没有很夸张的能垒阻隔,三者的转换比较容易进行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84

帖子

0

威望

1106

eV
积分
1190

Level 4 (黑子)

14#
发表于 Post on 2025-2-14 17:28: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2-11-9 14:49
参考点导致能垒趋势反转的例子确实有,但楼主这个例子里面不会反转。
如果把Int2抬到比TS6还高,那就反 ...

老师好,请问如果Int2的能量不是这么低但也没有比TS6还高,比如是10,或者接近TS6的值15,此时应该如何考虑呢?

311

帖子

0

威望

467

eV
积分
778

Level 4 (黑子)

15#
发表于 Post on 2025-2-14 18:07:0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这样的就会根据能垒进行分配了,具体可以参考平行反应。原来图的问题主要是int1和int3转换太容易,所以变成sink了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3:12 , Processed in 0.1862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