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生单线态氧主要靠敏化机理,一般分两种:光敏剂的Sm态(m=0,1,2,...)弛豫到较低的Tn态(n=1,2,...),同时将氧气从基态激发到第一单重态;光敏剂的Tn态(n=1,2,...)弛豫到较低的Sm态(m=0,1,2,...),同时将氧气从基态激发到第一单重态。因为T1往往是有机分子寿命最长的激发态,所以产生单线态氧一般是靠把分子激发到T1,再用T1->S0的过程敏化氧气的。但是S0激发到T1是禁阻的,所以一般需要先吸光激发到Sn(n=1,2,...),再发生ISC得到T1。
由此可以看出,产生单线态氧需要几个前提条件:
(1)Sn到T1的总反应速率足够快,使得T1的稳态浓度足够高。一般来说,根据Kasha规则,Sn先发生超快IC变成S1。之后如果T1是低于S1的唯一一个三重态,那么S1再发生ISC变成T1。此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S1到T1的ISC必须足够快。那么什么时候S1到T1的ISC快呢?由费米黄金规则知S1和T1之间的ΔEst越小、SOC矩阵元越大,S1到T1的ISC越快。但是ISC速率还有Franck-Condon因子以及Herzberg-Teller效应的贡献,进而和重组能等等也有关系。
(2)T1敏化氧气的速率足够快。同样地,根据费米黄金规则,首先T1-S0 gap要和氧气的T0-S1或T0-S2 gap足够接近,或者前者略大于后者;同时T1态和氧气分子之间的Dexter能量转移积分必须足够大。不仅如此,重组能同样有贡献(因为重组能对Franck-Condon因子有贡献)。
(3)T1的其他弛豫途径(磷光、到S0的ISC)足够慢。这又和T1-S0的SOC矩阵元,以及SOC校正的跃迁偶极矩等等有关系。
综上所述,S1和T1之间的ΔEst虽然对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有影响,但是其他很多因素也有影响:(a) 分子是否符合Kasha规则;(b) T1是不是低于S1的唯一一个三重态;(c) S1-T1 SOC矩阵元多大;(d) S1-T1 ISC的Herzberg-Teller效应多大;(e) S1到T1的ISC的重组能多大;(f) T1-S0 gap多大; (g) T1到氧气的Dexter能量转移积分多大;(h) T1到S0的重组能多大;(i) T1-S0 SOC矩阵元多大;(j) T1到S0的SOC校正的跃迁偶极矩多大。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证明后面这些因素的影响比S1和T1之间的ΔEst的影响小?我认为除非全部算一遍,否则没法证明。
所以不要因为文献只用ΔEst判断,你就只用ΔEst判断,文献只用ΔEst的原因是以上这些量里面ΔEst最好算,只用高斯就能算,而且当时其他的那些量很多都算不了。但其他的这些量现在也可以算了,参见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 ... stry&id=1259016,所以审稿人完全可以说,以前那些文献只算了ΔEst是条件所限,不代表你现在也可以只算ΔEst,进而拒稿。如果你们没买BDF、Q-Chem、ADF,可以以此为借口不算IC速率、Dexter能量转移矩阵元等,但是其中那些orca能算的量,你是没有借口不算的,因为orca免费。退一步讲,即便你只用高斯,你也绕不开(b)、(e)、(f)、(h)这几个问题,审稿人拿这些来刁难你,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硬着头皮算。
至于产生超氧自由基,其实就是一个激发态电子转移的问题,第一需要确定是从哪个激发态转移的电子(一般是T1,但有例外,确定方法参见上面的流程,自行举一反三),第二需要算这个激发态转移电子的速率(涉及氧化还原电势、电子转移矩阵元、重组能等计算)。这方面随便查一些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计算文章就知道了,不一定要局限于ROS的文章,光催化剂转移一个电子给氧气以外的其他底物的文章也可以参考,原理都是相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