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3123|回复 Reply: 17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其它程序] 求助,请教plumed中WT Metadynamics参数设置

[复制链接 Copy URL]

207

帖子

1

威望

1433

eV
积分
1660

Level 5 (御坂)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最近想利用cp2k联用plumed,使用metadynamics做一些研究。目前在跟着PLUMED: Advanced Methods in MD 2023: Metadynamics simulations with PLUMED plumed自己的教程时遇到了问题:


1.BIASFACTOR和SIGMA这两个参数应该怎么设置?我的理解是这两个需要根据体系进行个性化选择。BIASFACTOR 官方给的注释是The bias factor should be wisely chosenSIGMA的注释是 Gaussian width (sigma) should be chosen based on CV fluctuation in unbiased run。 那么这个SIGMA中的CV fluctuation该如何确定呢?
2. HEIGHT这个该如何选择?是基于实验上的某些数值确定吗?如果是,那一个全新的模拟体系如何确定这个HEIGHT值?

请懂增强采样的大神不吝赐教!

464

帖子

11

威望

3948

eV
积分
4632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24-1-17 22:43:0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丁越 于 2024-5-28 21:25 编辑

1. 对于经典动力学模拟来说那么选择峰宽可以,即采用无偏采样后CVs的标准差来确定。但是这个量级对于AIMD模拟来说太小了,有限的模拟时间内根本填不满。一般采用无偏采样后CVs波动范围的几分之一就行。

2. 高斯峰高。一般是选取几分之一个K_B*T,我一般选>0.5。这个参数不是很重要,把sigma选合适了才是重要的
自由发挥,野蛮生长

207

帖子

1

威望

1433

eV
积分
1660

Level 5 (御坂)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18 11:03: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丁越 发表于 2024-1-17 22:43
1. 对于经典动力学模拟来说那么选择峰宽可以,即采用无偏采样后CVs的方差来确定。但是这个量级对于AIMD模拟 ...

谢谢您的回复,我总结您的意思:
1.选择SIGMA比选择HEIGHT更重要,SIGMA的选择可以根据用无偏采样后CVs波动范围的几分之一来确定
2.HEIGHT一般是选择一般是选取几分之一个K_B*T

那请问一下BIASFACTOR如何选择呢,还有我看到plumed说BIASFACTOR必须和TEMP联用才能算是well temperature metadynamics,但是我看一楼的那个教程只用了BIASFACTOR没有用TEMP,这个是有什么门道吗

464

帖子

11

威望

3948

eV
积分
4632

Level 6 (一方通行)

4#
发表于 Post on 2024-1-18 13:55:4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eldingspock 发表于 2024-1-18 11:03
谢谢您的回复,我总结您的意思:
1.选择SIGMA比选择HEIGHT更重要,SIGMA的选择可以根据用无偏采样后CVs ...

做MTD最起码也得用well-tempered MTD,这是对原始MTD很重要的改进,当偏置势累积越大时,所填充的高斯峰就会被放缩的越小,这使得自由能面收敛更加平滑,同时避免了原始MTD那种高斯峰的填充方式会倾向于探索高能的无意义的构象空间。
做WT-MTD必须设置TEMP和BIASFACTOR两个关键词,当然plumed能从程序中读取温度参数的话TEMP也不是必须设置的。
关于MTD资料很多,随手一搜一大把,可以先读读相关的介绍文献。比如Reviews in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8   Abby L. Parrill Kenny B. Lipkowitz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4 收起 理由
Reason
love_yy + 4 好物!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自由发挥,野蛮生长

207

帖子

1

威望

1433

eV
积分
1660

Level 5 (御坂)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19 10:31:4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丁越 发表于 2024-1-18 13:55
做MTD最起码也得用well-tempered MTD,这是对原始MTD很重要的改进,当偏置势累积越大时,所填充的高斯峰 ...

非常感谢!这本书很有用

266

帖子

0

威望

931

eV
积分
1197

Level 4 (黑子)

6#
发表于 Post on 2025-1-7 15:24:1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丁越 发表于 2024-1-17 22:43
1. 对于经典动力学模拟来说那么选择峰宽可以,即采用无偏采样后CVs的标准差来确定。但是这个量级对于AIMD模 ...

老师请问下,如果我的CV在反应物状态下波动是0.5,而整个反应路径上CV的变化会达到6。请问下这个时候高斯峰宽还是取0.5的几分之一吗?这样相对于反应路径上的CV变化会不会太小了

464

帖子

11

威望

3948

eV
积分
4632

Level 6 (一方通行)

7#
发表于 Post on 2025-1-7 15:35:2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ljh123 发表于 2025-1-7 15:24
老师请问下,如果我的CV在反应物状态下波动是0.5,而整个反应路径上CV的变化会达到6。请问下这个时候高斯 ...

那有可能你选取的CVs不是恰当的,CVs要具有“slow modes”特点,要能体现反应路径上体系的变化特征。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献J. Chem. Theory Comput. 2015, 11, 5062−5067关于MTD的参数选取技巧。另外你需要多查一查文献中相关体系别人是怎么设置CVs的,CVs不恰当得到的自由能都是不对的。
自由发挥,野蛮生长

266

帖子

0

威望

931

eV
积分
1197

Level 4 (黑子)

8#
发表于 Post on 2025-1-7 16:11:5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丁越 发表于 2025-1-7 15:35
那有可能你选取的CVs不是恰当的,CVs要具有“slow modes”特点,要能体现反应路径上体系的变化特征。你可 ...

丁老师不好意思,是我写错了。我的CV是键长,在整个反应路径上CV会从2变成6(期间有两个势肼在2和5.5,因此我设置了WALL控制范围)。也就是说整个反应路径上CV的波动是4。而在反应物状态(也就是处于2的势肼时)CV的波动时0.4。请问这个CV选择键长合理吗?还是说得改成配位数呢

464

帖子

11

威望

3948

eV
积分
4632

Level 6 (一方通行)

9#
发表于 Post on 2025-1-7 21:09:3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ljh123 发表于 2025-1-7 16:11
丁老师不好意思,是我写错了。我的CV是键长,在整个反应路径上CV会从2变成6(期间有两个势肼在2和5.5,因 ...

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没法从你的描述知道是不是恰当的。
自由发挥,野蛮生长

1

帖子

0

威望

47

eV
积分
48

Level 2 能力者

10#
发表于 Post on 2025-2-26 02:27:2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zhao-hc20 于 2025-2-26 03:09 编辑
Weldingspock 发表于 2024-1-18 11:03
谢谢您的回复,我总结您的意思:
1.选择SIGMA比选择HEIGHT更重要,SIGMA的选择可以根据用无偏采样后CVs ...

个人粗见:Barducci提出wt metad的原文中提到了temp这个参数可以取不同的值进行反复模拟,temp不代表体系温度而代表wt的平滑程度,temp(乘以玻尔兹曼常数后)相对于能垒越大则平滑效果越不明显。在反复取temp时,为了使填满势阱后再添加的高斯峰很矮、保证精度,temp增大时应减小初始的高斯峰高也即height*biasfactor。正常情况下若不反复调整temp进行多次实验,biasfactor取1即可。

117

帖子

0

威望

1975

eV
积分
2092

Level 5 (御坂)

11#
发表于 Post on 2025-5-9 16:04:2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zhao-hc20 发表于 2025-2-26 02:27
个人粗见:Barducci提出wt metad的原文中提到了temp这个参数可以取不同的值进行反复模拟,temp不代表体系 ...

请问sigma的值一般取多少啊?这是根据什么选择的呢?我抄作业写的是0.1和0.2.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236

帖子

0

威望

1227

eV
积分
1463

Level 4 (黑子)

实验组内的DFT计算、第一性原理、MD模拟爱好者

12#
发表于 Post on 2025-5-14 22:37:3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JCenter 于 2025-5-15 14:43 编辑
丁越 发表于 2024-1-18 13:55
做MTD最起码也得用well-tempered MTD,这是对原始MTD很重要的改进,当偏置势累积越大时,所填充的高斯峰 ...

您好,大佬,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在cp2k中使用MtD计算某一个交联聚合物基团中的酯基的氢氧根水解的自由能景观图。关于CVs的设置:
1.目前想用两个键长(成键C-O(氢氧根氧)和断键C-O(酯基单键氧)作为CVs,metadynamics的CV特性是可以区分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不知道这俩作为CVs是否已经足够。像成键的键角和羟基的水合配位数,这两个都不是关键CV了吧。
2.Metadynamics过程中是否需要将聚合物中非反应的区域进行constraint呢,不知道聚合物的MD运动是否会对自由能计算产生影响,还是说聚合物平衡后无所谓了。
目前专攻:
基于DFT、MD模拟的自由能计算
基于过渡态理论的自由能垒和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基于MD模拟的交联聚合物计算

464

帖子

11

威望

3948

eV
积分
4632

Level 6 (一方通行)

13#
发表于 Post on 2025-5-15 08:43:0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JCenter 发表于 2025-5-14 22:37
您好,大佬,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在cp2k中使用MtD计算某一个交联聚合物基团中的酯基的氢氧根水解的 ...

1. 你想研究酯基的水解?按我的理解应该是酯基C-O的配位数/距离作为一个CVs,是不是还得考虑水的H,OH与酯基解离后产物的配位过程的CVs?
2. 不需要,你那样强行约束会造成模拟中聚合物运动失真。
自由发挥,野蛮生长

236

帖子

0

威望

1227

eV
积分
1463

Level 4 (黑子)

实验组内的DFT计算、第一性原理、MD模拟爱好者

14#
发表于 Post on 2025-5-15 14:40:0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JCenter 于 2025-5-15 14:42 编辑
丁越 发表于 2025-5-15 08:43
1. 你想研究酯基的水解?按我的理解应该是酯基C-O的配位数/距离作为一个CVs,是不是还得考虑水的H,OH与 ...

感谢大佬,牛!我准备做酯键和酰胺键的水解,这俩碱性水解的机理过程基本类似,除了胺基不容易离去的特性。
1.您说的第二个CVs是指:进攻酯键或酰胺键碳的氢氧根中的氢,以及水中的氢,这两类氢与水解产物中缺质子的氧(缺氢的醇)或者氮(缺氢的胺)之间的配位数作为1个CV吧。这个配位,和氢氧根进攻C的距离,这两个CVs:感觉像是找两个过渡态所具有的关键特性作为CVs。
2.按照您所说的,酯键或者酰胺键中,C-O单键或者C-N单键的键长(或者说两个原子间的距离\断键)作为CV不如选择产物中醇O/胺N与水中H、进攻的氢氧根H的配位作为CV好的原因是首先得有胺N/醇O的H质子配位,酯键或者酰胺键中C-O单键或者C-N单键才能增加和断键。因此,配位相比断键的键长更重要?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对不对,还请您谈谈看法
目前专攻:
基于DFT、MD模拟的自由能计算
基于过渡态理论的自由能垒和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基于MD模拟的交联聚合物计算

236

帖子

0

威望

1227

eV
积分
1463

Level 4 (黑子)

实验组内的DFT计算、第一性原理、MD模拟爱好者

15#
发表于 Post on 2025-5-19 00:54:5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丁越 发表于 2024-1-18 13:55
做MTD最起码也得用well-tempered MTD,这是对原始MTD很重要的改进,当偏置势累积越大时,所填充的高斯峰 ...

大佬,cp2k中metadynamics计算自由能(FPMD)的模块中,使用well-tempered方法时,使用的参数是DELTA_T,plumed中的biasfactor值应该等价于这里的 (T+deltaT)/T 吧。delta_T为0时就是无偏动力学,delta_T值越大,能探索到的自由能面上的高能垒部分就越多。
1.按照Michele Parrinello之前所报道的,貌似Delta_T=4000K是一个普适的值,尽管做的是未涉及化学反应的一个过程。关于涉及到化学反应(成键、断键)的过程,自由能垒估计在(20-30 Kcal/mol),delta-T的取值该如何考虑呢,4000K足够吗
2。使用well-tempered方法虽促进收敛,但也改变了CVs以外其他自由度的概率分布吧,这部分是否对计算的自由能有影响呢,看完不少相关的算法和综述文章,是在是没搞懂。
目前专攻:
基于DFT、MD模拟的自由能计算
基于过渡态理论的自由能垒和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基于MD模拟的交联聚合物计算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3 05:41 , Processed in 0.19499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