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楼主 Author: wzkchem5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ORCA] ORCA 6.0.0 Release Event (2024.7.25)

  [复制链接 Copy URL]

309

帖子

0

威望

2002

eV
积分
2311

Level 5 (御坂)

46#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4-7-27 15:05
https://www.faccts.de/docs/orca/6.0/manual/contents/changes.html

老师您好!
不晓得对dlpno-CCSD(T) 计算碰到HF轨道不稳定的情况有改善没有?
我的一个反应有几个点始终不能得到稳定的能量导致整个计算作废,只能降低到DFT级别。如果能有解决方法就太好了。

74

帖子

1

威望

1160

eV
积分
1254

Level 4 (黑子)

47#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4:27:1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4-8-1 00:14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修复了,从ORCA 6.0.1开始,频率计算的内存消耗会比现在小很多。
我们内部测试的结 ...

太好了,感谢

4104

帖子

4

威望

8869

eV
积分
13053

Level 6 (一方通行)

MOKIT开发者

48#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4:37:5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zjxitcc 于 2024-8-1 14:41 编辑
gauss98 发表于 2024-8-1 14:19
老师您好!
不晓得对dlpno-CCSD(T) 计算碰到HF轨道不稳定的情况有改善没有?
我的一个反应有几个点始终 ...

这个问题似乎不成立。因为
(1)如果是开壳层单重态,即参考态是对称破缺UHF波函数,目前DLPNO-CCSD(T)无法描述这种情形,因此无法谈改善(此时有些人可能会用DFT轨道做DLPNO-CCSD(T),这么做是错的,但架不住有些人偏要这么算)。
(2)如果是二重态或更高自旋的情况,从稳定的UHF波函数出发即可。
(3)如果是二重态或更高自旋的情况,如果你说的是DLPNO-CCSD(T)的参考态UCO轨道的ROHF能量 低于UHF能量,这不是错误,不是程序bug,也不能描述为“碰到HF轨道不稳定”。
如果你说的不是这三种情形,则应当准确说出你的具体情形,甚至给出具体文件和数据,看是否为其他可解决的问题。
自动做多参考态计算的程序MOKIT

309

帖子

0

威望

2002

eV
积分
2311

Level 5 (御坂)

49#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5:18:2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zjxitcc 发表于 2024-8-1 14:37
这个问题似乎不成立。因为
(1)如果是开壳层单重态,即参考态是对称破缺UHF波函数,目前DLPNO-CCSD(T) ...

谢谢。
我的计算都是单重太,但是出现问题的几个点都是过渡金属配合物过渡态的的结构,不知道是否有对称破缺的情况,但是DFT计算都合理。
有个点曾经用gauss算HF,也得到不稳定HF轨道,加上stable后得到稳定的HF轨道,再算CCSD(T),得到合理的相对能量。但是时间太长只能作罢。所以觉得应该就是闭壳层,不是您说的那三种情况。

4104

帖子

4

威望

8869

eV
积分
13053

Level 6 (一方通行)

MOKIT开发者

50#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5:30:3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gauss98 发表于 2024-8-1 15:18
谢谢。
我的计算都是单重太,但是出现问题的几个点都是过渡金属配合物过渡态的的结构,不知道是否有对称 ...

你的描述对应我在48L回复中的(1)情形。
自动做多参考态计算的程序MOKIT

1万

帖子

0

威望

8991

eV
积分
20739

Level 6 (一方通行)

51#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6:18:4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zjxitcc 发表于 2024-8-1 07:37
这个问题似乎不成立。因为
(1)如果是开壳层单重态,即参考态是对称破缺UHF波函数,目前DLPNO-CCSD(T) ...

为什么用DFT轨道做DLPNO-CCSD(T)是错的?有哪些文献支持?
DLPNO-CCSD(T)是考虑了Fock非对角矩阵元的贡献的。既然基于Brueckner轨道做CCD(T)是正确的,基于OOCCD轨道做CCSD(T)也是正确的,我看不出为什么基于DFT轨道做CCSD(T)是错误的,除非DFT轨道对于这个体系定性错误。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729

帖子

21

威望

5233

eV
积分
6382

Level 6 (一方通行)

52#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8:27:5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4-8-1 16:18
为什么用DFT轨道做DLPNO-CCSD(T)是错的?有哪些文献支持?
DLPNO-CCSD(T)是考虑了Fock非对角矩阵元的贡 ...

可能是有些人认为基于KS轨道的post-HF方法不严谨,重复考虑了一部分相关能。比如双杂化泛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么用删减的杂化泛函算KS轨道做MP2(Grimme双杂化),要么在MP2部分做删减(XYG3双杂化)。不过到了级别更高的CCSD、CCSD(T),这个问题似乎并不严重,很多情况下结果更好,甚至还能算一些HF不收敛或者带有部分多参考特征的体系。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5 收起 理由
Reason
LittlePupil + 5 精品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1万

帖子

0

威望

8991

eV
积分
20739

Level 6 (一方通行)

5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 19:43:4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beefly 发表于 2024-8-1 11:27
可能是有些人认为基于KS轨道的post-HF方法不严谨,重复考虑了一部分相关能。比如双杂化泛函为了解决这个 ...

嗯,我也觉得用DFT轨道算CCSD(T)(在DFT轨道定性正确的情况下)一般应该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不比HF轨道差太多。主要还是CCSD(T)的T1起到了轨道弛豫的作用,让reference波函数的选择变得没有那么重要。相比之下MP2即使不用HF轨道,也一般不考虑t1的贡献,导致能量并没有准到二阶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200

帖子

0

威望

531

eV
积分
731

Level 4 (黑子)

54#
发表于 Post on 2024-8-2 10:29:5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wjc404 于 2024-8-8 20:52 编辑
gauss98 发表于 2024-8-1 14:19
老师您好!
不晓得对dlpno-CCSD(T) 计算碰到HF轨道不稳定的情况有改善没有?
我的一个反应有几个点始终 ...

个人的一点拙见,供参考。
截至ORCA6.0,DLPNO-CCSD(T)依然没有基于spin-unrestricted reference的版本,估计近期内也不会有。就算有了,用处也不大,因为自旋极化的UCCSD(T)能量中有高自旋态的贡献,不一定就准确。
不过还有补救的一点机会。你需要判断RHF不稳定的体系的多参考性质到底有多强,是真的强还是被HF高估了。一个简单的做法是,看稳定的UHF的UNO,把占据数在0.1-1.9之间的轨道纳入活性空间,用orca做casscf,然后看活性空间那几个轨道的形状和占据数,如果占据数都不在0.1-1.9之间,那你的体系的多参考性质应该不强。
对于多参考性质强的体系,需要改用dlpno-nevpt2来算单点。如果不强,单重态可以做基于rhf的dlpno-ccsd(t),只要reference没有rhf->rhf的不稳定性,且ccsd的t1<=0.02且largest amplitude <= 0.1,就没问题。若此时t1明显超过0.02,再考虑ksdft的reference。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交叉式的二茂铁。这个体系用TPSSh算能得到稳定的RKS波函数,但是RHF不稳定。稳定的UHF波函数得到的UNO中,有4个轨道的占据数在0.1-1.9之间,均为Fe的d轨道。将这4个轨道纳入活性空间做CASSCF(4,4),收敛后活性空间自然轨道的占据数两个大于1.9两个小于0.1(轨道形状相对于UNO变化不大),再算MCRPA没有发现CASSCF波函数的不稳定性。

下表是交叉式二茂铁用DLPNO-CCSD/def2-TZVPP算的情况

reference determinant
RHF converged wf
TPSSh converged wf
t1 diagnostics
0.038 0.008
largest S amplitude
0.11 <0.03
largest D amplitude
0.033 0.033


还有一个例子是卡拜配合物F3Mo≡CH。它的PBE0的RKS波函数稳定,但RHF不稳定。稳定的UHF的UNO中,有4个轨道占据数在0.1-1.9之间,将它们纳入活性空间做CASSCF(4,4),收敛后活性空间自然轨道两个占据数1.89(C的2P和Mo的4D形成的Π键),另两个0.11(C的2P和Mo的4D构成的Π*)。可以看到,这个配合物的多参考性质处在临界的地方,再强就不合适用CCSD(T)了。这个配合物的DLPNO-CCSD/def2-TZVPP计算结果如下:
reference determinant RHF converged w.f.        PBE0 converged w.f.
T1 diagnostics 0.021 0.0095
largest S amplitude 0.034 <0.026
largest D amplitude 0.063 0.056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2
eV +5 收起 理由
Reason
洛兰希尔 + 2 とてもいい!
hebrewsnabla + 3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910

帖子

1

威望

7876

eV
积分
8806

Level 6 (一方通行)

55#
发表于 Post on 2024-8-2 21:58:3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beefly 发表于 2024-8-1 18:27
可能是有些人认为基于KS轨道的post-HF方法不严谨,重复考虑了一部分相关能。比如双杂化泛函为了解决这个 ...

我觉得KS-CC和双杂化还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的KS-CC并不会把KS的能量加到最终结果里面去,而是用E_HF(KS orbital)作为SCF部分的能量(可能也有不这么干的?那就有重复考虑的问题了);而双杂化一定是需要把KS的能量加进去的(或者说大家都采用了这个前提所以必须至少选择一种(如您所说的)补救措施)。

1478

帖子

0

威望

4541

eV
积分
6019

Level 6 (一方通行)

56#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0 09:52:5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使用sobEDA和sobEDAw方法做非常准确、快速、方便、普适的能量分解分析 - 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 - 计算化学公社 (keinsci.com)中,社长提及




请问一下,这个极度实用的功能会在orca里面实现吗?
又菜又爱玩

1万

帖子

0

威望

8991

eV
积分
20739

Level 6 (一方通行)

57#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8-10 15:44:2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wzkchem5 于 2024-8-10 08:47 编辑
牧生 发表于 2024-8-10 02:52
在使用sobEDA和sobEDAw方法做非常准确、快速、方便、普适的能量分解分析 - 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 - ...

据我所知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ORCA里的EDA方法有一些,但基本上是从LED方法这个系列衍生而来的。
不过原则上可以写一个做sobEDA类方法的compound script,然后上传到compound script的repository(https://github.com/ORCAQuantumChemistry/CompoundScripts/tree/main)。这样虽然写脚本的人不是ORCA团队的人,但是这个脚本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ORCA的一部分了,其他用户也可以用。Compound script相比Shell/Python等的一个好处是和ORCA其他部分之间有很方便的接口,可以理解为在ORCA里面做DIY的工具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13:24 , Processed in 0.42984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