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4638|回复 Reply: 11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综合交流] 谈谈分子间结合能的构成以及分解分析思想

[复制链接 Copy URL]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91

管理员

公社社长

谈谈分子间结合能的构成以及分解分析思想
On the components of intermolecular binding energy and idea of decomposition analysis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First release: 2024-Dec-31   Last update: 2025-Mar-28


在我网上回答大量量子化学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人搞不清楚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有贡献的量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将结合能分解成不同部分考察影响结果的内在因素。这使我决定作一张图,把分子间结合自由能的构成一次性梳理清楚,同时展现我的对分子间结合能的分解分析的思想,如下所示:


下面我会把图中各项进行简要的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每项是怎么回事、知道怎么计算,务必结合上图看。上图的源头是“溶剂中的结合自由能”,因为这个是包含的成份最多,内涵最复杂的量。本文仅考虑两个单体分子A、B间结合成为复合物AB的情况。

• 溶剂中的结合自由能ΔG_bind(sol):这是指在溶剂(sol)环境下,两个分子从各自孤立状态相互接近并形成二聚体过程中的自由能的总变化。即ΔG_bind(sol) = G_AB(sol) - G_A(sol) - G_B(sol)。如《谈谈隐式溶剂模型下溶解自由能和体系自由能的计算》(http://sobereva.com/327)所述,溶剂下的体系的自由能G(sol)可以写为气相自由能G(gas)和溶解自由能ΔG_solv的加和,因此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

• 溶解自由能的贡献Δ(ΔG_solv):这体现溶剂效应对分子间结合产生的影响,即复合物的溶解自由能减去每个分子的溶解自由能。这部分可正可负,为正代表溶剂效应不利于结合,通常出现在两个单体间以静电作用为主的情况,即溶剂效应对单体的总稳定化程度比对复合物的稳定化程度更显著;为负代表溶剂效应有利于分子间结合,例如《全面揭示各种碳环与富勒烯之间独特的pi-pi相互作用!》(http://sobereva.com/727)所讲的情况,溶剂的疏水效应能显著促进富勒烯和碳环之间的结合。

溶解自由能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因此讨论溶剂效应对分子间结合产生的影响时可以具体讨论这两部分各自的影响是多大。隐式溶剂模型下溶解自由能的标准计算方式在前述的《谈谈隐式溶剂模型下溶解自由能和体系自由能的计算》里说了,是溶剂模型下的电子能量减去气相下的电子能量。Gaussian做考虑SMD溶剂模型的单点计算时可以直接给出非极性部分对溶解自由能的贡献,把溶解自由能减去这部分就是极性部分对溶解自由能的贡献。复合物的溶解自由能的极性(非极性)贡献减去每个单体的这部分,就是溶剂效应的极性(非极性)部分对结合自由能的贡献。

• 气相结合自由能ΔG_bind(gas):通过G_AB(gas) - G_A(gas) - G_B(gas)得到。气相下G的计算方式见《使用Shermo结合量子化学程序方便地计算分子的各种热力学数据》(http://sobereva.com/552)。注意,如果你本身就是研究溶剂环境下的结合,而且溶剂效应对几何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那么复合物和单体的opt和freq任务都应当在溶剂模型下做,即计算气相自由能用的几何结构是在溶剂模型下优化的,自由能热校正量也是基于溶剂模型下振动分析信息得到的。


由于G=H-TS,故ΔG_bind = ΔH_bind - TΔS_bind,遂有了下面两部分。

• ΔH_bind:ΔG_bind(gas)中的焓效应部分,即复合物的焓减去各个单体的焓

• -TΔS_bind:ΔG_bind(gas)中的熵效应部分,即复合物的熵减去各个单体的熵然后乘以-T。由于分子间结合会令熵大幅降低,ΔS_bind为负,因此这部分总是不利于分子间结合,称为熵罚,而且温度(T)越大明显越不利结合。如果分子间无法形成足够强烈的相互作用令ΔH_bind足够负,那么它很可能被-TΔS_bind抵消掉导致分子间无法结合。我在北京科音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http://www.keinsci.com/KEQC)里给了相关计算例子,体现出在气相标况下,水二聚体在热力学上是无法自发形成的,但是能在分子间形成两个显著的氢键的甲酰胺二聚体是能形成的。

温度对ΔH_bind的影响较小,而对-TΔS_bind影响巨大,因此分子间能否结合极大程度取决于温度。在《8字形双环分子对18碳环的独特吸附行为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分子动力学研究》(http://sobereva.com/674)介绍的笔者的文章Phys. Chem. Chem. Phys., 25, 16707 (2023)里通过Shermo程序做了碳环、8字形分子OPP以及二者的复合物的热力学量相对于温度的扫描,并进而给出了ΔG_bind、ΔH_bind、-TΔS_bind随温度的变化,准确指出了分子间能结合的临界温度。前述的《全面揭示各种碳环与富勒烯之间独特的pi-pi相互作用!》介绍的笔者的Chem. Eur. J., 30, e202402227 (2024)也做了这样的分析。

如Shermo程序手册附录部分所讲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常识所示,熵是由体系的平动、转动、振动以及电子(跃迁或简并)共同贡献的,Shermo可以分别输出,而且Shermo还能给出各个振动模式对熵的贡献。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深入了解熵的构成,并对各项在复合物和单体之间求差以进一步了解ΔS_bind的内在本质。


由于焓等于电子能量与焓的热校正量之和,即H = E + H_corr,故ΔH_bind又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 气相结合能ΔE_bind:即E(AB)-E(A)-E(B),其中E(AB)、E(A)、E(B)分别是AB、A、B的气相的(即不带溶剂模型的)电子能量,并且计算用的几何结构是对它们各自分别优化后的。ΔE_bind体现出在气相下,A、B从孤立状态下结合为AB过程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如果你不清楚什么叫电子能量,看《谈谈该从Gaussian输出文件中的什么地方读电子能量》(http://sobereva.com/488)。注意,平时说结合能的时候可以指ΔG_bind也可以指ΔE_bind,只有前者才能体现热力学上结合的可能性,后者只能用来讨论分子间内在的作用强度、结合的驱动力。没有前提的情况下说结合能的时候习俗上指的是更容易算的ΔE_bind,本文也是这个习俗。

• ΔH_corr:即复合物的H_corr减去各个单体的。这体现出分子间结合过程中热力学效应对焓变的贡献。理想气体近似下H=U+RT,故双分子结合的情况有ΔH_corr = ΔU_corr - RT,其中ΔU_corr是结合过程中内能的热校正量的变化。类似于熵,U_corr也是能够通过Shermo输出平动、转动、振动(包括ZPE在内)、电子跃迁的贡献从而了解ΔU_corr的内在本质的。


ΔE_bind = ΔE_int + ΔE_deform,即气相结合能可以分解为气相相互作用能和变形能,下面专门说一下这两项。

• 气相相互作用能ΔE_int:即复合物的电子能量减去各个单体的电子能量,计算用的几何结构都是优化后的复合物结构(单体的结构直接从优化后的复合物结构中抠出来,不再做优化)。

ΔE_int可以通过笔者提出的高效、普适、很流行的sobEDAw方法分解为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交换互斥作用、轨道相互作用、色散作用,细节这里就不说了,在《使用sobEDA和sobEDAw方法做非常准确、快速、方便、普适的能量分解分析》(http://sobereva.com/685)里有极其详细的说明。

其中,轨道相互作用部分还可以通过《使用Multiwfn通过ETS-NOCV方法深入分析片段间的轨道相互作用》(http://sobereva.com/609)介绍的ETS-NOCV方法进一步将其本质讨论得很清楚。

《使用Multiwfn做基于分子力场的能量分解分析》(http://sobereva.com/442)介绍的笔者提出的EDA-FF能量分解方法可以将静电、交换互斥、色散作用都分解为原子对之间的贡献和原子的贡献,从而能对它们的本质和来源有确切的了解。但注意EDA-FF得到的这三项和sobEDAw给出的有所不同,毕竟计算原理相差很大,前者基于力场计算,而后者基于色散校正的DFT理论计算。另外,色散部分还可以按《使用Multiwfn图形化展现原子对色散能的贡献以及色散密度》(http://sobereva.com/705)介绍的方式深入地分析。

• 变形能ΔE_deform:在分子形成复合物的整个过程中,单体分子会从孤立状态的结构(单独做优化得到的势能面极小点结构)变成它在复合物中的结构,这会造成分子的能量增加,称为分子的变形能,可以很容易地手动自行计算。结合能中的变形能ΔE_deform是各个分子的变形能的总和,显然可以讨论各个分子各自的贡献。分子的柔性越强、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其变形能倾向于越大。分子变形过程对应各个内坐标的变化,因此变形能可以分解为不同内坐标的贡献来具体讨论。还可以用类似《使用Dushin分解重组能和计算Huang-Rhys因子》(http://sobereva.com/330)中提到的分解重组能的方式,把变形能分解为极小点结构下的不同振动模式的贡献来讨论。


以上算是把分子间结合自由能里的所有构成做了详细的拆分介绍。把这些原理搞清楚了,在讨论分子间结合强弱的时候就容易分析得比较深入透彻。如果你由于缺乏基本常识,看了上文之后还是不会计算里面的项,推荐通过北京科音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http://www.keinsci.com/KEQC)系统性学习一遍,自然就明白了。

顺带一提,有时有人问什么叫吸附能(adsorption energy)、和结合能的区别是什么,这里说一下。吸附能本质就是结合能,只不过前者是后者在特定语境下的称呼,适用于描述一个相对较小的东西结合到一个相对较大的东西上的情况。比如《8字形双环分子对18碳环的独特吸附行为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分子动力学研究》(http://sobereva.com/674)一文的情况,18碳环比OPP双环分子小得多,前者是客体,后者是主体,所以讨论二者的结合时可以用吸附能这个词,叫结合能也完全正确。而一个小分子吸附到一个固体表面上或者多孔材料中的能量变化,这时候就必须用吸附能这个词描述了。虽然此时说结合能也没本质错误,但由于固体表面/多孔材料比小分子大太多了,所以叫结合能太别扭、不符合习俗用词。和结合能完全一样,吸附能也可以用电子能量求差计算也可以用热力学量求差计算,如果用自由能求差计算,建议明确叫吸附自由能以避免有误解。

还有个词叫复合能(complexation energy),和结合能完全是一码事。注意如《谈谈BSSE校正与Gaussian对它的处理》(http://sobereva.com/46)所说,Gaussian程序做counterpoise任务的时候会输出complexation energy,但这是没有考虑单体的变形能的,因此实质上是当前结构下的相互作用能。读者应当根据语境恰当区分、变通这些词。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7
eV +77 收起 理由
Reason
littleturkey + 2 谢谢分享
Yuanqin01 + 4 谢谢分享
量化新人 + 5 谢谢分享
hhqywj + 5 好物!
vigaryang + 5 好物!
c00jsw00 + 5
Puying + 5 好物!
wwwwwt + 4 好物!
dzdhp + 5 谢谢
yicheng526 + 4 谢谢分享
YH-W + 5 好物!
yangqy + 5 好物!
ljc2877437407 + 5 谢谢分享
红红的太阳 + 5 とてもいい!
JCenter + 3 赞!
Uus/pMeC6H4-/キ + 5 精品内容!
lemon_electron + 5 赞!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883

帖子

3

威望

1668

eV
积分
2611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2#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 16:24:0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有时候溶解自由能中的非极性部分还可以细分,比如http://bbs.keinsci.com/thread-37951-1-1.html回答和http://sobereva.com/42博文提到的疏水作用、孔洞能、溶质溶剂的范德华作用(而范德华作用又是Pauli互斥与色散吸引之和,我没理解错吧)。这里有几个天真的小问题:
1.假设在显式+隐式杂化溶剂模型下,用带色散校正的泛函(或3c系列的组合方法)计算了某溶质溶剂团簇体系。对理论方法做色散校正的能量一般是算在电子能里,能否放心认为这部分能量与上述非极性部分的色散吸引部分没有重复?
2.CP2K里面用SCCS隐式溶剂模型做静态计算时会有后几项的输出,但是否能得到疏水作用的贡献呢?
3.如果是量化软件用PCM或SMD等隐式溶剂模型等做静态计算,有哪些软件/模型能分解上述各因素对非极性部分的贡献?
4.如果是做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动态计算,非极性部分这些贡献又如何获得呢?不知道做从头算MD的哪款软件能on-the-fly分解出贡献,至于经典力场MD除了非键相互作用中能给出范德华作用外也不清楚其他部分的特别考虑。
√546=23.36664289109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91

管理员

公社社长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 19:56:4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3-1 16:24
有时候溶解自由能中的非极性部分还可以细分,比如http://bbs.keinsci.com/thread-37951-1-1.html回答和http ...

1 没有重复
2 没有专门对应疏水作用的项,可以认为等效地参数化到了它的各个非极性项里了
3 PCM本身没有定义非极性部分,非极性部分有不同额外的计算方式,但也没有专门的模型给出一个独立的疏水项
4 对于经典力场的显式溶剂下的模拟,获得溶质-溶剂间的静电、色散、交换-互斥部分,在gromacs里定义能量组,就可以直接获得溶质-溶剂之间的这些作用项对应的能量。疏水部分的贡献,我之前在论坛里回答过,可以首页全文搜索框搜搜。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91

管理员

公社社长

4#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8 21:23:5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鉴于偶有人问吸附能是什么,给此文末尾加了一段进行解释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883

帖子

3

威望

1668

eV
积分
2611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5#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12:10:5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把分子形成复合物的结合能(气相单点能,下同)分解为相互作用能和变形能,与这帖幻灯片所讲的对反应坐标各点能量做Distortion/Interaction(Activation Strain)分析,感觉是很类似的思想应用于不同场景。
√546=23.36664289109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91

管理员

公社社长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20:03:3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3-29 12:10
把分子形成复合物的结合能(气相单点能,下同)分解为相互作用能和变形能,与这帖幻灯片所讲的对反应坐标各 ...

是的。本文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可以用于讨论整个反应。包括sobEDA能量分解也都可以对各个点来做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883

帖子

3

威望

1668

eV
积分
2611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7#
发表于 Post on 2025-4-2 10:53:4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Uus/pMeC6H4-/キ 于 2025-4-10 13:03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25-3-28 21:23
鉴于偶有人问吸附能是什么,给此文末尾加了一段进行解释

“吸附能”这词有一点不好,就是字面上的“吸附”对于不同的化学物种所代表的变化过程并不一样,因而“吸附能”具体是什么能量变化也容易被误解。如果是小分子整体作为客体被“吸附”到主体上,对应于两个物种形成复合物的过程(类似于“化合反应”),那文中所说的“本质就是结合能”完全没问题。

但在很多形如“某某有机分子/聚合物材料在溶液中吸附某某金属离子”的课题中,需要给吸附过程计算能量变化作为所谓“吸附能”衡量吸附能力/强度的时候,实际发生的是竞争性的配体取代反应而不是简单的复合过程,比如金属离子M(m+)在溶剂S中被分子N吸附对应于[MSn](m+) + xN → [MS(n-x)Nx](m+) + xS(这里还没考虑N有多个配位原子,或者质子化状态改变使电荷变化等更复杂的事)。从交流经验来看,新入门者极易踩的一个坑是把“吸附”看成是M(m+) + xN → [MNx](m+)的简单结合过程而只用隐式溶剂模型,没意识到溶液中不可能有完全裸露的M(m+)单原子金属离子,早该被溶剂等配体分子配位饱和了,因而应用显式溶剂模型描述至少第一配位层、隐式溶剂模型描述更外层环境。
这两天的这个提问帖这个提问帖就是“吸附”一词被如此使用的例子。

编辑:看到这个老帖有些类似的讨论。
√546=23.36664289109

10

帖子

0

威望

295

eV
积分
305

Level 3 能力者

8#
发表于 Post on 2025-4-2 20:17:0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4-2 10:53
“吸附能”这词有一点不好,就是字面上的“吸附”对于不同的化学物种所代表的变化过程并不一样,因而“吸 ...

如果不考虑显示溶剂分子,吸附能大到离谱,甚至高于共价键范畴,应该是一个立马发现不对劲的状态

20

帖子

0

威望

146

eV
积分
166

Level 3 能力者

9#
发表于 Post on 2025-4-26 15:53:5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气相结合自由能ΔG_bind(gas):通过G_AB(gas) - G_A(gas) - G_B(gas)得到。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我是复合物AB计算了opt和freq得到G_AB(gas),那么G_A(gas)和G_B(gas)我需要用复合物优化后的A和B,还是复合物没优化之前孤立状态下的A和B,去做opt和freq得到G_A(gas) 、G_B(gas)。还是说直接算A和B的单点能。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91

管理员

公社社长

10#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4-26 18:53:0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被科研狠狠摩擦 发表于 2025-4-26 15:53
气相结合自由能ΔG_bind(gas):通过G_AB(gas) - G_A(gas) - G_B(gas)得到。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 ...

孤立状态下的A和B的G_A(gas) 、G_B(gas)。必要时还需要用molclus做构象搜索,以及用Shermo考虑Boltzmann权重平均算热力学量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20

帖子

0

威望

146

eV
积分
166

Level 3 能力者

11#
发表于 Post on 2025-5-30 11:41:1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像您请教?
(1)我看到有人算有机物和金属离子配位,它算了配合物的自由能,它也考虑了溶剂化模型,然后它A的输入文件opt freq b3lyp/6-311g(d,p)scrf=(solvent=dmso) em=gd3,这里scrf=(solvent=dmso) 一般不都会选溶剂化模型,比如IEFPCM或者SMD之类的嘛,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接下来就是算A的单点能,M062X/def2tzvp scrf=(smd,solvent=dmso) em=gd3,然后还是用shermo得到A的G,同理,B,AB用的同样的基组和方法得到B,AB的G,最后,它的ΔG=G(AB)-G(A)-G(B),但我的理解是这里的ΔG肯定与ΔG_bind(sol)结合自由能不同,这种判断一个有机物与几个离子结合的好与不好应该看结合自由能吧。
(2)老师,您上面的结合自由能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溶解自由能,一部分是气相结合自由能。然后给出了一个公式ΔG_bind(sol) = G_AB(sol) - G_A(sol) - G_B(sol)。溶解自由能的Δ(ΔG_solv)也是复合物的溶解自由能减去每个分子的溶解自由能。 气相结合自由能ΔG_bind(gas):G_AB(gas) - G_A(gas) - G_B(gas)。我是应该把总的Δ(ΔG_solv)和ΔG_bind(gas)算出来相加得到ΔG_bind(sol),还是一步一步去算 G_AB(sol)、 G_A(sol)、G_B(sol),再相减,这样就得单独算出每个的溶解自由能和气相结合能自由能,而不是前面直接把总的算出来。老师,您看哪种步骤好一点儿,或者您建议该咋算呢?
(3)即使我输入文件是opt freq b3lyp/6-311g(d,p)scrf=(smd,solvent=dmso),考虑了溶剂化模型,那么这步输出的也叫气相下的自由能吗
(4)我想得到其他热力学参数,复合物的焓和熵,我应该从用哪一步的自由能去得到这个焓跟熵呢,请老师指点一下。

6万

帖子

99

威望

5万

eV
积分
120091

管理员

公社社长

12#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5-30 15:04:5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被科研狠狠摩擦 发表于 2025-5-30 11:41
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像您请教?
(1)我看到有人算有机物和金属离子配位,它算了配合物的自由能,它也 ...

认真把下文看了,大部分问题就都明白了
谈谈隐式溶剂模型下溶解自由能和体系自由能的计算
http://sobereva.com/327http://bbs.keinsci.com/thread-3345-1-1.html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致力于计算化学的发展和传播,长期开办极高质量的各种计算化学类培训:初级量子化学培训班中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培训班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内容介绍以及往届资料购买请点击相应链接查看。这些培训是计算化学从零快速入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性提升研究水平的高速路!培训各种常见问题见《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
欢迎加入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科音培训的最新消息,并避免错过网上有价值的计算化学文章!
欢迎加入人气极高、专业性特别强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综合交流群思想家公社QQ群(群号见此链接),合计达一万多人。北京科音培训班的学员在群中可申请VIP头衔,提问将得到群主Sobereva的最优先解答。
思想家公社的门口Blog:http://sobereva.com(发布大量原创计算化学相关博文)
Multiwfn主页:http://sobereva.com/multiwfn(十分强大、极为流行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程序)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iKE0qkAAAAJ
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an_Lu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3 16:59 , Processed in 0.17568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