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378|回复 Reply: 6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综合讨论] 测试slab原子层数求指导

[复制链接 Copy URL]

5

帖子

0

威望

89

eV
积分
94

Level 2 能力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老师们好,在模拟表面吸附的slab原子层数中,各个文献各不相同,所以自己想以表面能为参考量来测试slab原子层数来做吸附小分子气体的研究。比如说像氟化钙这样的体系,当原子层数为奇数时,计算表面能要引入化学势,计算较为麻烦;如果原子层数为偶数时,slab模型可以保证原子计量比的同时,也方便计算。我想请问各位老师们,在学习网课的时候提到了两种做法:1.固定一半,弛豫一半2.只固定底层的两个原子层,不断地加入弛豫的原子层,请问下哪种办法好一些

329

帖子

3

威望

1759

eV
积分
2148

Level 5 (御坂)

2#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6 22:13:2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个人认为采用后者就可以。没必要冻结太厚。

5

帖子

0

威望

89

eV
积分
94

Level 2 能力者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7 10:37:5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Stardust0831 发表于 2025-3-16 22:13
个人认为采用后者就可以。没必要冻结太厚。

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答复,我想请问您一下,绘制出表面能和原子层数关系的曲线,再去做吸附,请问您,对于像6个,8个原子层的时候,非对称模型表面能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么,如果说是固定2层,弛豫6层的话

5

帖子

0

威望

89

eV
积分
94

Level 2 能力者

4#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7 20:55:0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Stardust0831 发表于 2025-3-16 22:13
个人认为采用后者就可以。没必要冻结太厚。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就是假如测试出最佳的原子层是六层,那么接下来做吸附计算的话,是不是按照您说的方法,用底层两层固定,剩下的四层弛豫作吸附么

329

帖子

3

威望

1759

eV
积分
2148

Level 5 (御坂)

5#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7 21:28: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xinyuliu 发表于 2025-3-17 20:55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就是假如测试出最佳的原子层是六层,那么接下来做吸附计算的话,是不是按照您说 ...

可以滴

5

帖子

0

威望

89

eV
积分
94

Level 2 能力者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8 19:18:3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谢谢老师,我去测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出表面能关于原子层数的图像

5

帖子

0

威望

89

eV
积分
94

Level 2 能力者

7#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19 09:23:4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就是 测试的时候需要保证(4层、6层、8层)的SLAB模型的z方向的长度保持不变么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21:53 , Processed in 0.22603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