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307|回复 Reply: 6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GROMACS] 请教各位老师关于水中rdf(O-O)和rdf(H-O)的问题

[复制链接 Copy URL]

82

帖子

0

威望

319

eV
积分
401

Level 3 能力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rdf(O-O)中的第一个峰形成原因是氢键,rdf(H-O)第一个峰形成原因是是水分子中H-O键,而第二个峰形成原因是氢键。
那rdf(O-O)中的第一个峰和rdf(H-O)第二个峰是不是应该横纵坐标都相差不大,但是我简单实验了一下为什么两者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894

帖子

3

威望

1687

eV
积分
2641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2#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11:05:0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形成O-H···O氢键仅需原子坐标满足http://bbs.keinsci.com/thread-45545-1-1.html二楼所说的几何判据,不要求三原子一定共线,自然不存在对应rdf峰“相差不大”的说法。
√546=23.36664289109

82

帖子

0

威望

319

eV
积分
401

Level 3 能力者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12:20:0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3-29 11:05
形成O-H···O氢键仅需原子坐标满足http://bbs.keinsci.com/thread-45545-1-1.html二楼所说的几何判据,不 ...

明白了 ,即:两个峰形成原因都是氢键和两个峰的形态无关并不矛盾。
还想进一步请教一下,如果我要分析氢键,用O-O好些还是H-O呢?

894

帖子

3

威望

1687

eV
积分
2641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4#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13:46:1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xxx127 发表于 2025-3-29 12:20
明白了 ,即:两个峰形成原因都是氢键和两个峰的形态无关并不矛盾。
还想进一步请教一下,如果我要分析 ...

分析氢键的具体什么?氢键除了几何特征以外还有数量、寿命等,可以看看GROMACS手册对gmx hbond指令功能的介绍。RDF是从原子径向分布角度统计的全体系的结构特征,并不只表现氢键的形成;如果你只关心氢键,用gmx hbond就能直接获得距离或者角度分布。
√546=23.36664289109

82

帖子

0

威望

319

eV
积分
401

Level 3 能力者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14:10:2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3-29 13:46
分析氢键的具体什么?氢键除了几何特征以外还有数量、寿命等,可以看看GROMACS手册对gmx hbond指令功能的 ...

哦哦,是我表述不清。
我关心的是全体系的结构特征,例如O-O径向分布第一个峰除了表现氢键的形成还能表现哪些呢?

894

帖子

3

威望

1687

eV
积分
2641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6#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16:44:5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Uus/pMeC6H4-/キ 于 2025-3-29 17:06 编辑
xxx127 发表于 2025-3-29 14:10
哦哦,是我表述不清。
我关心的是全体系的结构特征,例如O-O径向分布第一个峰除了表现氢键的形成还能表 ...

……我不知道你期待的“还能表现哪些”的答案长什么样。RDF的峰说明离参考原子某某距离的壳层内被统计原子的密度较大,这是包括体系里水模型及其相互作用、热运动温度等很多动态因素影响的最终结果。至于把它与氢键联系起来,我觉得单从论证的严谨性而言,至少得观察过轨迹确认有氢键、按氢键几何判据统计距离分布以后发现其峰与RDF峰的位置比较相符,才能下“RDF这个峰有部分由形成氢键来贡献”之类的结论,即使这确实也是公认常识……

编辑:表征液相体系结构特点的一般方法挺多的,也不必只抓着RDF不放,可以看看Nat Rev Phys 1, 333–348 (2019)这篇综述。
√546=23.36664289109

82

帖子

0

威望

319

eV
积分
401

Level 3 能力者

7#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3-29 21:46:2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3-29 16:44
……我不知道你期待的“还能表现哪些”的答案长什么样。RDF的峰说明离参考原子某某距离的壳层内被统计原 ...

感谢老师的耐心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6 20:07 , Processed in 0.1701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