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情况:医学八年制本博今年毕业,即将进规培,发表数篇生物材料相关文章。仅本科期间粗浅地学习过有机和无机化学。计算机水平低下,无编程基础。
来龙去脉:起初是投稿到acs nano时审稿人要求补充dft相关内容,于是找了公司进行代算。在沟通过程中对dft产生了兴趣,查阅文献之后有了一些dft相关的不成熟的idea,遂一时上头开始决定自学。起初找了一些dft的教程进行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很多基本概念都没有认识,于是只好转头从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开始学起【目前阶段】。有时候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没苦硬吃,自己已经有了生物实验经验、基本无机材料合成经验,应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目前考虑:①考虑到规培后可能进实验室的时间会更少,这或许是一个将时间利用起来的方法。②实际观察中,医生上了临床科研水平普遍出现明显下降,他们的研究生也非常痛苦,如果自己将来要指导学生,不希望变成这样的人,密度泛函方面的学习或许是一个保持步调的方法。③阅读过程中发现确实可以将理论计算与前期的课题相结合
目前购买了初级班的讲义,希望在两年的规培期间能够掌握吸附、催化相关的密度泛函应用。如果有大佬看到也希望能够指点迷津,如果没人看就作为自己心路历程的一个记录吧。

|
评分 Rate
-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