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296|回复 Reply: 7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CP2K] 请教CP2K对含碳、氢、氧、铂体系进行AIMD时的输入文件和计算速度的问题

[复制链接 Copy URL]

5

帖子

0

威望

47

eV
积分
52

Level 2 能力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我在超算上对含碳、氢、氧、铂的200多个原子的体系进行AIMD时,使用了两个节点(每个节点32个核心),跑5000步共花费了6天多,请问这个速度正常吗?那该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呢?
以下我附上了我的输入文件以及服务器配置,请问我的.inp文件设置有什么问题吗?
请各位老师帮忙看看,十分感谢!

编号:7185-32C-128G
处理器:1*7185 32C
内存:128GB DDR4
计算网络:200Gb IB
主频:2.5GHz


cp2k.slurm (398 Bytes,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
3G40.inp (17.01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6)

887

帖子

3

威望

1670

eV
积分
2617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2#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4:40:4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这个两层石墨碳负载18原子铂团簇的模型是从哪来的,有没有经过几何优化?周围摆的四个H3O(水合氢离子)、三个H2O、两个O原子(氧双负离子)是希望说明什么过程?分子动力学轨迹中每一步SCF收敛耗时多少、轨迹里结构变化如何(如果不清楚怎么判断可打包压缩上传为附加)?
√546=23.36664289109

5

帖子

0

威望

47

eV
积分
52

Level 2 能力者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4:58:1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这里作为补充,附上了我的结果文件和轨迹文件。
out.zip (4.38 M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

5

帖子

0

威望

47

eV
积分
52

Level 2 能力者

4#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5:03:2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6-16 14:40
这个两层石墨碳负载18原子铂团簇的模型是从哪来的,有没有经过几何优化?周围摆的四个H3O(水合氢离子)、 ...

您好,感谢回复!
这个初始模型是我自己建立的,但石墨碳和铂团簇的.cif文件是我从数据库下载的。整个模型在进行AIMD之前已经进行过几何优化了。我是想通过这个模拟观察ORR反应中两分子水的生成过程,不知是否合适?
结果文件我已经另外附上。

887

帖子

3

威望

1670

eV
积分
2617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5#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Uus/pMeC6H4-/キ 于 2025-6-16 16:28 编辑
shadow625 发表于 2025-6-16 15:03
您好,感谢回复!
这个初始模型是我自己建立的,但石墨碳和铂团簇的.cif文件是我从数据库下载的。整个模 ...

电化学实验能在水溶液中铂电极上观察到氧还原反应,并不意味着理论计算上随便搭个模型跑普通AIMD就能看到对应现象,这里问题巨多……

(1)单是石墨搭载铂的电极本身就未必是这种微观结构,至少得考虑不同吸附位点、晶面取向等等建模优化比较,再严谨些可能要用ABCluster或DockOnSurf等软件做负载构型搜索,并注意负载率/覆盖度与盒子尺寸。鉴于石墨和铂都是导体,十几埃出头的盒子尺寸并未大到只考虑gamma点就够,计算时仍应设置足够的k点。
(2)水溶液与电极接触的界面不是寥寥几个水分子/水合氢离子能表现的,应该用很多显式的水分子形成水层铺在表面来表现;氧气溶解度、水合氢离子与阴离子的浓度也得考虑,水层密度亦需在动力学模拟中平衡。
(3)虽然当前用了smearing能部分解决或者说掩盖这一点,但体系净自旋多重度及原子磁矩设置必须十分谨慎:O2分子虽有偶数个电子但基态是三重态,氧还原涉及的各种自由基和吸附态物种还不好说;当前金属铂还好点,换成第一过渡系有磁性的铁钴镍单质及化合物那更是复杂。
(4)即使建模恰当、计算参数合理,AIMD每一步都能顺利SCF收敛,在有限计算资源下AIMD能模拟的微观时间尺度也不会很长,几十几百ps可能都到头了;然而宏观的电化学实验里反应速率未必很快,如果比如需要ms、s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现象,那自然没法指望在AIMD很短的模拟轨迹里看到对应变化。这不是一味延长AIMD模拟时间能解决的,需要比DFT速度更快的计算方法结合增强采样来处理。
(5)最严重的问题在于,铂电极表面发生O2 + 4e- + 4H3O+ = 6H2O反应时,电子并不是数量守恒的而是在电位/外电压作用下通过外电路相应增减,实际是电化学势守恒;并且电极表面附近溶液里有电场,并非场强均匀且方向大小已知的简单情形。电位和电场的影响差别明显,在http://bbs.keinsci.com/thread-50714-1-1.html有讨论。研究这些需要用巨正则系综DFT的恒电势AIMD,有没有基于CP2K的实现我就不清楚了。

完整考虑所有这些因素确实理论高深、操作麻烦,说是前沿攻坚研究也不为过;如果是刚入门DFT跑AIMD计算的,还是换一换目标吧。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4 收起 理由
Reason
shadow625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546=23.36664289109

5

帖子

0

威望

47

eV
积分
52

Level 2 能力者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6:47:0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6-16 16:23
电化学实验能在水溶液中铂电极上观察到氧还原反应,并不意味着理论计算上随便搭个模型跑普通AIMD就能看到 ...

谢谢老师解惑,十分感谢!

51

帖子

0

威望

217

eV
积分
268

Level 3 能力者

7#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7:02:0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shadow625 发表于 2025-6-16 16:47
谢谢老师解惑,十分感谢!

可以使用Metadynamics或blue moon等增强采样方法,要选取合适的CV
是了,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爱因斯坦

5

帖子

0

威望

47

eV
积分
52

Level 2 能力者

8#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6 19:40:2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xiaowei2022 发表于 2025-6-16 17:02
可以使用Metadynamics或blue moon等增强采样方法,要选取合适的CV

感谢老师的回复!我去学习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04:07 , Processed in 0.16737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