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卡卡老师的细致回复,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您看对不对?
1、(1)建立表面吸附模型不考虑表面的对称性,但一定要保证slab满足化学计量比(S)。您这一点对我很重要!我计算表面能的时候采用对称slab,得到一个稳定的非化学计量比表面(NS),甚至在某些化学势区间比S的表面更稳定,那么如果我要用这个NS表面做吸附,那肯定就不能用对称表面了,那就要通过设计下表面来保证整个slab满足化学计量比?做吸附slab要满足化学计量比是我一直没有考虑的问题,谢谢您的提醒!
(2)如果不固定下表面那怎么处理?都放开优化?我看见一下文献还有用H之类的去饱和下表面的,确实处理方法不一样。请卡卡老师给我推荐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3)那表面吸附的偶极修正是不是都是垂直于表面的方向?
2、我计算表面能的时候尽量穷举了对称的所有表面,包括S和NS的。NS的表面能考虑了化学势稳定区间去计算的,层高和真空层我都进行了测试。那我做吸附也先测试一下吸附能的收敛情况。
3、自旋极化的情况大致理解了,待后续计算中继续体会。但是除了完美表面,我后续还要考虑缺陷表面,比如有空位的情形,那这一定是NS的体系了,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小白问题较多,请谅解 |
|